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之迷
病毒的繁殖被称为“复制”
在医学上,病毒的繁殖被称为“复制”。这是因为它不像细菌和寄生虫那样通过细胞核分裂等方式繁殖,而是像我们铸造机器零件一样,按照一定的模具复制出来的。在复制的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催化剂”,另一个是“模板”。没有这两个因素,乙型肝炎病毒就不能复制。
催化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酶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催化剂”叫做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p)。这种酶...
病毒的繁殖被称为“复制”
在医学上,病毒的繁殖被称为“复制”。这是因为它不像细菌和寄生虫那样通过细胞核分裂等方式繁殖,而是像我们铸造机器零件一样,按照一定的模具复制出来的。在复制的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催化剂”,另一个是“模板”。没有这两个因素,乙型肝炎病毒就不能复制。
催化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酶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催化剂”叫做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p)。这种酶...
我的“带你读懂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出版啦!
2005年12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了让老百姓也能读懂专门给医生写的指南,我决定写一本让老百姓能够看懂《指南》的科普书。由于我没有直接参与《指南》的制定,也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其他专家的意见,而且在书中也表达了少数与《指南》不太一致的个人看法和一些还没有写进《指南》的乙肝新进展。因此,我为这本书起名为“带你读懂《慢性...
今天收到一位网民的来信,她问:“有人说小三阳比大三阳还要危险,还要不好治,特别容易变成肝硬化什么的,真的是这样吗?”
想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发展史说起。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分为四期。
第一期:免疫耐受期。此期的感染者机体免疫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或清除乙肝病毒,并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因此表现为肝功能正常,HBV DNA呈高水平复制,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即“大三...
机体感染了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隐性感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状态等几个不同的感染类型。
隐性感染是指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没有引起肝脏炎症或肝脏炎症很轻微,病毒很快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并产生了对这种肝炎的免疫力;而肝炎病毒进入体内,没有引起肝炎,但病毒也不被清除,长期在体内与人体共存持续6个月以上被称为病毒携带者。若病毒导致肝脏炎症发生,出现了肝炎的症状和肝功能异常,那就是肝炎了。肝炎的...
更年期一到,血脂也自然升高。前几年还没太在意,可近两年血脂越升越高,从单纯甘油三酯异常,到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几乎全面异常。再加上心脏也有些不听使唤,这才开始着了急。曾经也请教过心血管医生,开了两盒降脂药,可三天两头忘记服药。真佩服我的病人,长期抗病毒治疗竟然没有一天漏服。再加上长期审阅药物不良反应的稿件,本来就对药物有七分的敬畏,索性和降脂药物“bye-bye”了。去年开始控制饮食,多吃粗粮,...
国庆节期间,我帮我们医院妇产科撰写一份《孕产期妇女甲型流感防治指南》,其中孕产期妇女得了流感后的用药问题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天气转凉,得流感的人有可能增多,特别是怀孕的妈妈们为流感的高危险人群,到我博客里来作客的妈妈们也比较多,所以特地整理出来,传到博客里让大家看一看,万一怀孕时得了流感,也知道可以使用什么药或不可以使用什么药,以免延误病情或伤了肚子里的宝宝。
怀孕期间如果得了流感,许多准妈...
丙型肝炎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均明显低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有研究表明,丙型肝炎夫妻间的感染率大约为10%,但其感染因素并非性传播所致,而主要为夫妻间生活中的血液暴露所致,如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纹身等,这种血液暴露的情况也可以导致家庭其他成员感染丙型肝炎,而在没有血液暴露的情况下丙型肝炎在夫妻间的传播率很低。美国的5项研究证实,在没有血液暴露的情况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长期性生活,配偶间丙型肝炎...
最近,美国发生李斯特菌病疫情,80多人因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香瓜患病,死亡人数已达16人。这种李斯特菌病是怎么感染的?有什么表现?它和今年初夏时德国流行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一样吗?哪些人容易被感染呢?
细菌:无处不在,生存力强,污染广泛
李斯特菌首先在1891年被法国医生海姆(Hayem)从死亡病人的组织切片中发现。后来,瑞典科学家胡尔费斯(Hulphers)于1911年从兔子肝脏病灶中分离到一种细菌。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