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位网民的来信,说自己的妻子最近发现肝功能异常,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的诊断只有三个字:“自免肝”。他不明白这个“自免肝”是个什么病?有没有传染性?
“自免肝”就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简称。就像“乙型肝炎”被医生们简称为“乙肝”,“丙型肝炎”被医生们简称为“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慢性肝炎的一个重要类型,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己的肝细胞发动“内战”引起的。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免疫...
今天,我看到《北京晚报》第17岁的幼儿被大人亲了一下,当晚就发高烧,嘴巴歪了,面部瘫痪。医生说孩子得了“亲吻病”,即EB病毒感染。文章告诫人们最好别亲小宝宝。
我认为这篇文章把EB周;儿童潜伏期短,一般为5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会导致孩子感染EB~3岁儿童38%已经对EB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高达86%病毒。想躲避感染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亲吻宝宝后导致宝宝感染也没有什么错误。
孩子感染后发病的是少数。如果孩子持续发热不退...
替比夫定引起CK升高是较常见的,有时还会引起肌病。
除了替比夫定外,其他抗HBV核苷(酸)类药物也可能导致CK升高与肌病。拉米夫定治疗104周,累积1~4级CK升高的百分比为42%,累积3~4级CK升高(≥7×ULN)的百分比为4.4%[1, 2]。阿德福韦酯治疗第1...
今天,我收到《快乐老人报》记者转发给我的一封读者来信,请我回答。信中说:“请问专家,多年的乙肝患者怎样知道已发展到早期肝硬化或晚期肝硬化呢?有哪些检查指标说明?谢谢!”我的回答如下。
正常肝脏在显微镜下像一片树叶,一个个肝细胞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被一些像叶脉一样的膜分割成许许多多的肝小叶。那些分割肝小叶的“叶脉”中含有血管和小胆管。人类的肝脏中,大约有150万个肝小叶。
慢性乙肝患者由于肝脏长期发炎,肝...
今天,我收到《快乐老人报》记者转发给我的一封读者来信,请我回答。信中说:“老伴最近体检,发现患有慢性丙肝。据说是20年前的一次输血造成。不知慢性丙肝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平常要注意什么?”我的回答如下。
目前一共发现有5种病毒感染人体后专门爱往人的肝脏里钻,感染肝细胞,造成病毒性肝炎,被称为“嗜肝病毒”。按照它们发现的顺序,分别被命名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它...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我正好收到一位病人的来信。信中说他得了糖尿病,最近又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医生说他的肝功能异常与糖尿病有关,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引起的。他问我: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脂肪肝呢?我告诉他:糖尿病和脂肪肝是亲兄弟。
现在,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左右,其中只有5%~10%是少年时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90%以上是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40~70%%合并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病率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
今天我在国外网站上找有关性传播疾病的科普知识,发现了一张“性暴露表”(Sexual Exposure Chart)对性传播疾病风险的说明很有意义。我把上面的英文翻译成中文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从这张“性暴露表”中可以看出,如果你只有1个性伙伴,你的配偶也只有你1个性伙伴,你性暴露的人数也只有1个;如果你有4个性伙伴,你的配偶也有4个性伙伴,你就有和15个不同的人发生性暴露的机会……。感染性病的风险与性伙伴多少有关,性伙伴越...
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在北欧、美国等西方国家,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约为5%~10%,美国一些透析单位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20%;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为20%~50%,沙特阿拉伯甚至高达68%[1]。那么,慢性肾病和血液透析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什么较高呢?
首先,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肾脏病毒的重要原因。丙肝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肝病,还可以导致多种肝外系统损害,如冷球蛋白血症...
上周四我的门诊来了一位乙肝患者,他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已经达7年之久,换了3种治疗方案,但总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发生耐药。我仔细问了他的治疗史,以现他吃药总是吃吃停停,经常忘记服药。这种情况被医生称为“治疗的依从性”差。
治疗的依从性差是乙肝病毒对核苷(酸)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核苷(酸)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毒并没有被清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