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药?

今天,我收到一位患者的来信,问他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已经达到HBV DNA检测不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良好效果,但乙肝表面抗原不降。他问我还是否要继续治疗下去?什么时候停药?我认为这位患者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而且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所以写出博客,供大家分享。
干扰素治疗有三种情况:一是达到满意疗效且完成1年的疗程停药,二是预测疗效欠佳者可提前停药,三是有部分疗效的患者延长疗程。
我...
今天,我收到一位患者的来信,问他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已经达到HBV DNA检测不到,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良好效果,但乙肝表面抗原不降。他问我还是否要继续治疗下去?什么时候停药?我认为这位患者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而且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所以写出博客,供大家分享。
干扰素治疗有三种情况:一是达到满意疗效且完成1年的疗程停药,二是预测疗效欠佳者可提前停药,三是有部分疗效的患者延长疗程。
我...
2015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发布了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乙肝指南》)。在我国最新版《乙肝指南》中,有关乙肝母婴阻断的策略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乙肝妈妈所生新生儿仅推荐注射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二是推荐了高病毒载量的乙肝孕妈妈在妊娠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加强母婴阻断。
乙肝妈妈所生新生儿只需要注射1剂乙肝免疫球蛋白
2015年版《乙肝指南》推荐:“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
今天,一位刚刚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给我来信,询问他服药后应该如何进行检查。我根据2015年10月我国最新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建议,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和频率整理成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
表1.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及频率
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请医生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时发现耐药和不良反应。患者在与医生的沟通中还...
有一天,一位乙肝准妈妈突然想到:自己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含量那么高,会不会感染自己的卵子呢?如果卵子感染了乙肝病毒,宝宝肯定难逃厄运,太可怕了!乙肝妈妈不敢再想下去了。那么,卵子会不会导致宝宝宫内感染,造成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呢?
首先,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率可达到95%以上,说明大多数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都发生在分娩的时候或新生儿出生后,并非宫内感染...
今天我收到一位乙肝患者的来信,她从2007年就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很好,一直保持HBV DNA阴性,而且e抗原也是阴性,但一直没有出现e抗体,也就是说还没有变成小三阳。服药8年了,她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我正在写新的科普书:《带你读懂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好写到停药部分,于是我把我写的内容先传到网上,回答这位患者的问题,也供其他乙肝患者参考。
核苷(酸)类药物的治疗尽管不一定终生治疗,...
今天收到一位网民的来信。他在信中说:他的父亲最近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医生建议抗病毒治疗,由于没有医疗保险,他的父亲选择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半年过去了,HBV DNA从治疗前10的6次方下降到了10的3次方,肝功能也恢复到正常。可医生仍说疗效不好,建议他父亲“优化治疗”,联合阿德福韦或改恩替卡韦治疗。他想不通,明明HBV DNA已经降低,为什么还要“优化”加药或改用价格较贵的药呢?
“优化治疗”最早是根据替比夫定治疗慢性...
2015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发布了我国第三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尽管近些年来,由于核苷(酸)类药物需要长期治疗,一些医生试图将其与干扰素联合或序贯治疗,希望增加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尽早停药。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兰佩蒂科教授把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或序贯治疗的方案称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皇家婚礼”[1]。但本版《指南》未推荐这种“皇家婚礼”式的治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