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近来在巴西寨卡病毒爆发1年之际发文,讲述了寨卡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疾病是怎样成为一种造成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的疾病的?

巴西发现寨卡病毒流行以后,人们开始追溯寨卡病毒发现的历史。

1947年,科学家们为了研究丛林黄热病在乌干达恩德培半岛寨卡森林附近建立了6个“哨兵猴站”,抓来一些猴子放在笼子里观察。其中一只编号为776的恒河猴突然出现发热的症状。为了查找猴子生病的原因,研究人员抽取的这只猴子的血液,从这只猴子体内分离到一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

但在以后的60多年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仅有14例人类自然感染的报告和2例志愿者在实验室感染的报告。所有病例报告都显示疾病的表现轻微、短暂,可以完全自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附表. 1954-2007年通过病毒分离确诊的16例人类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曾有一组科学家专注于寨卡病毒的研究,评估这种病毒对非洲和全球人类的潜在风险。早在1952年,这些科学家就推测寨卡病毒和其他非洲新发现的病毒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或孕妇感染影响胎儿。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当时所有的临床观察都显示这种疾病是少见的;即使出现,对人类的危害也较轻。

在非洲,研究人员认为,寨卡病毒的传播局限在丛林和森林地区,在那里,蚊虫依靠吸食猴子的血液为生。人类以偶发感染为主。谁也没有注意到这种病毒流行的潜力。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