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由于近两年来多种直接抗病毒药物上市,彻底改变了丙肝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策略,使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入了无干扰素的疗程更短、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多种选择的全口服治疗时代。自从2015年,欧洲指南已经不再推荐使用病毒应答率低、毒副作用较大的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也不推荐使用第1代蛋白酶抑制剂博赛普韦和特拉普韦。2015年欧洲的丙肝指南还推荐了西米普韦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的治疗方案,随着更多的治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上市,2016年起所有的含干扰素方案均从指南中消失。2016年欧洲丙肝指南推荐不同基因型丙肝病毒感染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见表1.

1. 欧洲2016年丙肝指南推荐不同基因型丙肝病毒感染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

与欧洲的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一样,2016年的美国丙肝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丙肝指南都不推荐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我国,一些治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经完成临床试验,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种直接抗病毒药物获批,我国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仍然需要使用不良反应多、疗效差的干扰素方案或者从国外(或走私黑市)购买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今日写出这篇博客一是向大家介绍国外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二是敦促药监部门加速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审批,使我国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尽早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