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又到了给药物不良反应审阅稿件的时间了。我收到一份稿件,报道了一位81岁的老人因得了肺结核合并肺炎发烧,家属在30小时内给了3次肛用退烧药——吲哚美辛栓剂,每次1枚(100mg),导致病人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口唇发绀、随后抽搐、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下降。

吲哚美辛栓剂的药品说明书中规定,每日仅可以使用1次,每次1/2~1枚。其中有一厂家的药品说明书中称最大剂量不能超过每日2枚。这位病人是一位81岁老人,肝肾功能都比正常成年人衰退,在30小时内使用了3枚吲哚美辛栓剂属于超剂量用药。作者认为是过敏性休克,而我则认为可能是超剂量用药导致病人大汗,血容量不足而休克。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有利防御反应,可以杀灭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在38.5℃以下不要使用退烧药。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使用退烧药还可能掩盖病情,使医生不能及时作出诊断。有时,退烧药还可以引起肝肾损害,使疾病变得更复杂。虽然退烧药属于非处方药,在药店都可以买到,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发烧时最好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再治疗,退烧药可别乱用。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