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山东一家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因违反医院感染防控的操作规程,导致9人感染乙型肝炎。这些严重医疗事故都说明,现在的一些医生对消毒隔离极不重视。这使我想起40年前我刚刚走进传染病医院工作时老师给我们讲消毒隔离的事情。

40年前,我刚刚进入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现在的北京地坛医院)学习和工作,对传染病一无所知。那年,麻疹、水痘在北京流行,病人非常多,工作也很忙。有一次,我穿着隔离衣看正在为一例麻疹肺炎儿童进行检查,隔壁的水痘脑炎患儿家属又按响了呼叫的铃声。我立刻向隔壁病房走去,但被老师叫住:“你怎么不按照消毒隔离的规定去做呢?”

我戴着口罩,穿着隔离衣,怎么没有按消毒隔离的规定做呢?我呆呆地看着老师,不知道哪里做错了。

“你穿的隔离衣是从哪里拿的?”老师问。

我指着麻疹病房外面墙上的拉过勾说:“从这儿。”

老师说:“看了麻疹病人的隔离衣怎么能穿到水痘病房中呢?在传染病医院,每看一个病种就得换一件隔离衣,一位病人用过的器械,在没有消毒的情况下不能用于另一位病人。这是原则,是绝对不能违反的原则!我们穿隔离衣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保护病人、保护社会。不把病原体带到另一个病房,保护病人不受到交叉感染;不把病原体带到社会,阻止传染病在社会上的流行。”

查房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消毒隔离的发展史,讲了许多传染病医院消毒隔离的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产褥热”的故事。

19世纪中期,许多产妇在产后出现高热,然后死亡,当时被称为“产褥热”。在位匈牙利的产科医生塞梅尔魏斯(Semmelweis)注意到,一号产房的产妇病死率明显多于二号产房的产妇,他开始注意两个产房的环境和医务人员行为有何不同。很快,他发现:一号产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产科医生,他们每天先去停尸房进行尸检,然后再去产房工作;二号产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助产士,他们不用去尸检,上班后直接去产房工作。塞梅尔魏斯医生还发现,“产褥热”人发生与医务人员把手伸到产妇阴道中有关。后来,塞梅尔魏斯的一位同事在尸检过程中被手术刀划伤了皮肤,也出现的与“产褥热”相似的症状,最终死亡。塞梅尔魏斯医生认为,很可能是医生把尸体上的一种“毒素”(当时还没有发现细菌)带到产妇体内的。于是,塞梅尔魏斯医生在产房发布了一条严格的命令,要求所有医生和助产士在接触产妇之前必须把手洗干净,产房的环境也要用消毒液消毒。从那以后的两年间,塞梅尔魏斯医生所管理的产房“产褥热”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原来的20%下降到几乎为零。这就是消毒隔离的起源。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细菌、病毒逐渐被发现,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也逐渐清晰,消毒隔离制度不断完善。

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牢记终生:“现在的消毒隔离制度都是病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让前面的病人白白地流血牺牲,我们要严格遵守病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制度。人都有生老病死之日,现在我们严格遵守制度,保证病人的安全;将来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也会安全。”

当年,为了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每个病房都设有消毒隔离监查员,监督着每位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违反消毒隔离制度,并时刻提醒。我还记得当年我们病房的消毒隔离监查员是一位叫王丽琪的护士,非常认真负责。最近,我和一位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医生说起山东和浙江的医疗事故和消毒隔离的监管问题,那位医生告诉我:在国外,为了对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管,像浙江这类技术人员的操作工作,必须在第二个人的监督下进行,实验室都安装有监控探头,所有医生的操作都应该在严格的监视下进行。

回顾40年前老师的教诲,希望对现在的年轻医生加强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医院消毒隔离的监督和检查制度,杜绝类似医院感染的重大事件发生。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