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周女儿工作较忙,说是没有时间到食堂吃中午饭,在街上买了一个饭团当午餐。没想到,当晚就出现低热症状,随之又拉又吐,水样大便。家中其他人都没患病,我猜想是女儿中午吃的团饭所致,很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没有带女儿去医院,只是买了一些口服补液盐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女儿的症状逐渐好转。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吃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被医生称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大类,胃肠型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季,以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神经型食物中毒是吃了被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眼肌、咽肌、面肌及呼吸肌等肌肉麻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们这里只说夏季常见的胃肠型食物中毒。

可以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有许多。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尔林菌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可直接导致肠道感染,引起感染性腹泻;而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会“放毒”,即使在食物被重新加热,食物中的细菌被杀死,但其在食物中所释放的毒素毒性依在,仍然会致人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什么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胃肠炎的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部分病人可出现血水样大便或浓血粘液样便。严重病例也可发生失水和休克。

食物中毒最明显的特点是集体发病,潜伏期短,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相似,有共同的致病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同种食物的人群中。也就是说,许多人在吃了同一种食物后,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发生了同一种疾病;未吃这种食物的人,不会患病;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后,就不会再出现新发的病例。简单地说,就是发病的都吃了,没吃的都不病”

这拿我女儿这次腹泻来说吧!我当然无法得知有无其他人因吃了这家食品店的饭团而患病,但我们一家人晚饭吃的相同,只有女儿1人发病,应该不是我家晚餐食物所致。而我们都没有吃女儿所买饭团,只有女儿吃了饭团,并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推测饭团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最大。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夏季天气火热,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容易发生在集体供餐单位,如:幼儿园、学校或单位食堂、餐馆、快餐店,这些集体供餐单位制作的食物量大,操作人员复杂,被细菌污染的机会较多。再加上一些餐饮单位对剩饭剩菜的处理不当,更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集体供餐单位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尤其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订餐饮、全时快餐让。在这些集体供餐单位就餐的市民也要注意买现做现吃的食物,尽量不要买凉拌食物、加工后放置较长时间的食物(如饭团、寿司、凉糕等)。家中所剩的食物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高温加热后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大量喝冰镇饮料,保护胃肠的正常抗病能力。

出现集体发病的食物中毒疫情应向防疫部门报告,及时查清病原,纠正集体供餐单位食品卫生方面的疏漏,杜绝细菌性食物中毒再发生。

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较轻,无须住院。最关键的治疗就是让胃肠道“休息”,保证水的供应。

在呕吐和腹泻发生的情况下,应停止进食,让胃肠道“休息”。继续进食则会给胃肠道增加“负担”,加重腹泻和呕吐的症状。但是,大量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被医生称为“脱水”;呕吐和腹泻还会导致体内钠、钾等元素丢失,引起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因此,腹泻和呕吐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的补充水分方法不是大量饮白开水或饮料,也不是到医院输液,而是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药物,含有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葡萄糖,其组方完全按照腹泻时大便里丢失的物质和人体需要所组成,按说明书稀释后口服,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而且不会给胃肠道增加“负担”,其纠正脱水的速度优于静脉滴注。

细菌性食物中毒也不必服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不仅会伤害胃肠道,而且会杀死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可以服用一些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制剂,如: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等。腹泻持续者也可以服用蒙脱石类药物止泻、保护肠道黏膜。

夏季引起腹泻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外,还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等,沙门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败血症。因此,腹泻、呕吐症状严重,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女儿的这次腹泻,促成我写了这篇博客,希望大家引以为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健健康康地过个愉快的夏天!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