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闻背景】近日,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曝光,视频中碗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被一口一口喂进孩子口中,家长称:这样吃可以强身健体。专家表示,活吞蝌蚪不仅不能治病,一旦感染了裂头蚴寄生虫病,还可能会要人命。这一新闻立即引起大众的关注:裂头蚴可引起什么疾病?生吃蝌蚪为什么会感染裂头蚴?
 
裂头蚴的学名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是一种寄生虫。虫体像一条白色的长带子,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头部膨大,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凹陷,好像一条裂开一条缝,所以被称为“裂头蚴”。
 
这种裂头蚴在小时候(幼虫期)一般寄生在剑水蚤、蛙类和蛇类动物体内,长大后就转移到人或哺乳动物体内。人感染裂头蚴的途径主要通过伤口,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等,或饮用生水、游泳时误吞下被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等,导致人“曼氏裂头蚴病”。我国至少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曼氏裂头蚴病”的病例报告[1]。
 
曼氏裂头蚴可在人体内移行,导致全身皮下组织、脑、肺等多处感染,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常造成误诊、漏诊。裂头蚴侵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结节,侵入眼部,可引起睑红肿、眼球突出伴疼痛、流泪,严重者可导致失明[2]。裂头蚴还可以侵犯腹部脏器,引起腹部多个内脏感染[3, 4]。有时,裂头蚴可移动穿入胸腔,引起肺裂头蚴病[5]。更可怕的是,裂头蚴移行至椎管和脑内,引起神经系统裂头蚴病。椎管内裂头蚴病可引起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6];脑裂头蚴病可引起头痛、瘫痪、癫痫发作,常常被误诊为脑肿瘤[7]。
 
人体感染裂头蚴最常见的部位是皮下组织,多经伤口感染,也可通过黏膜感染。曾有报道1例眼裂头蚴病就是因为屠宰青蛙,青蛙体内的分泌物浅入眼内所致[2]。尽管内脏器官和脑内裂头蚴感染少见,但内脏感染裂头蚴途径多为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等动物。河南漯河疾控中心因当地居民传统生食蝌蚪的习惯,在2008年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漯河、周口、商丘3市农村均有生食蝌蚪“清热降火”习俗。调查人员在当地池塘、沟渠里捕捉剑水蚤、蝌蚪、蛙类进行裂头蚴的检查,发现3.53%的剑水蚤、7.14%的蝌蚪和56.82%的蛙类感染了裂头蚴。他们又对有生食蝌蚪史的居民进行了检查,结果189人中有17人(8.99%)被感染,其中13人有明显临床症状[8]。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6年至2008年仅收治生食蝌蚪而感染裂头蚴的病例就多达20例[9],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13例。这20例裂头蚴感染病人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和游走性皮下包块,其中9例(45%)有内脏感染;有4例侵犯到胸部,2例出现胸水;还有1例侵犯到脑内。
 
在中医,蝌蚪是有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书中记载采收和储藏的方法是“春季于水中捞取,除去杂质,洗净,开水烫死,烘干或晒干”,绝不是生吞。生吞蝌蚪“健身”、“治病”、“败火”为陋习,不仅有感染裂头蚴的风险,蝌蚪身上还可能存有其他致病菌,导致其他疾病。因此,千万不要生食蝌蚪,以免感染裂头蚴!
 
 
References
 
[1] 王越, 干小仙. 曼氏裂头蚴病诊断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 23(9): 942-944.
 
[2] 梁飞. 眼部曼氏裂头蚴病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 医学信息. 2012. 25(9): 406-406.
 
[3] 郑南才, 黄宝明, 许峰, 陈瑞. 多发性内脏裂头蚴病1例报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5): 405,410.
 
[4] 李志, 张剑权. 输尿管曼氏裂头蚴病一例.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10): 788.
 
[5] 赵德军, 王悦虹. 肺曼氏裂头蚴病6例诊治分析. 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1): 20-21.
 
[6] 刘宇军. 椎管内裂头蚴病2例报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 16(2): 137,141.
 
[7] 谢慧群, 龙勇, 徐芸, 龚志红, 万慧, 洪道俊.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42例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点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2): 108-113.
 
[8] 蔺西萌, 刘长军, 颜秋叶等. 生食蝌蚪感染曼氏裂头蚴发病的发现与调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24(12): 1173-1175.
 
[9] 蔺西萌, 许汴利, 刘长军等. 20例因生食蝌蚪而感染曼氏裂头蚴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25(11): 1126-1127.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