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美国发生李斯特菌病疫情,80多人因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香瓜患病,死亡人数已达16人。这种李斯特菌病是怎么感染的?有什么表现?它和今年初夏时德国流行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一样吗?哪些人容易被感染呢?

  细菌:无处不在,生存力强,污染广泛

  李斯特菌首先在1891年被法国医生海姆(Hayem)从死亡病人的组织切片中发现。后来,瑞典科学家胡尔费斯(Hulphers)于1911年从兔子肝脏病灶中分离到一种细菌。1926年,英国的一位兽医默里(Murray)发现这种细菌可以使感染动物体内的单核细胞增多,故当时命名为“产单核细胞杆菌”。1927年被南非科学家派里亚(Pirie)将其命名为“溶肝细胞李斯特小杆菌”;1940年,经过细菌学专用术语和分类裁决委员会讨论,将这种细菌正式命名为“单核增生李斯特菌”[1, 2]

  大家可能很少听说过这种李斯特菌,实际上它和我们熟悉的大肠杆菌一样,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细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小河、污水中;可在许多植物上生长,如笋类、蔬菜、瓜果等,在干草中可以生存6个月;也常常出现在哺乳动物、禽类的粪便中,5%~10%的人肠道中就有这种细菌寄生。

  李斯特菌的生存能力很强。它不怕冷,在1~4℃的低温环境中照样生长不误,所以贮存在冰箱里的食物也不能幸免,常常被人称为“冰箱里的杀人细菌”;它也不怕热,在42℃的环境下也能繁殖,甚至“巴氏消毒”都不能把它杀死。李斯特菌在酸性、碱性环境中都能适应,因此可以污染任何食物,如: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瓜果等。曾有人对我国713种食品进行过检测,李斯特菌带菌率为3.5%,生肉类食品带菌率为5.1%[3],而烤鸭上的带菌率高达16.8%[4]。说明李斯特菌无处不在,污染广泛。

  疾病:潜伏期长,症状多样,病死率高

  李斯特菌像大肠杆菌一样,主要因食物污染传播,病从口入,经消化道感染,但它所导致的疾病与出血性大肠杆菌完全不同。

  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引起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李斯特菌也可以引起发热、腹泻等胃肠炎症状[5, 6],但它往往不甘心仅在肠道里安居,它最喜欢感染人的神经组织,所以常常先钻进血流,再攻入人脑,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昏迷和肢体瘫痪。有时李斯特菌还会占领心脏,导致心脏内膜发炎。它还常常感染孕妇的子宫,造成胎儿死亡和流产。有时,也可导致淋巴结炎、肝脓肿、胆囊炎、脾脓肿、关节炎、骨髓炎、脊髓炎、眼内炎等,表现多种多样。

  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潜伏期很短,通常是1~4天,有时吃进污染食物后几小时就可以出现腹泻症状;而李斯特菌感染大多潜伏期很长,一般在1周以上,最短的也要4天,平均3周。因此,很难找到是哪一种食物被李斯特菌污染造成的疫情[7]。但李斯特菌病的病死率相当高,除了轻症胃肠炎患者外,脑膜炎和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大多在20%~30%,有时甚至高达47%。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因牛乳污染导致李斯特菌病暴发,49人患病,其中14人死亡,病死率达29%。

  流行:散发流行,食源性暴发,专欺老、孕、弱

  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发病非常集中,吃了被大肠杆菌污染食物的人大多都会出现腹泻症状。而李斯特菌感染的发病很分散,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不会得病或只有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很快自愈。只有少数免疫力低的人,如:老年人、怀孕、新生儿、艾滋病感染者、肿瘤患者、严重慢性病患者等才会得病。因此,大多数李斯特菌病为散发病例,常常在一个地区仅有一两例发生。

  但近30年来,由于食品统一加工、包装,集中供应,进、出口食品明显增多,因此,食品污染导致的李斯特菌病暴发疫情时有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美国与欧洲的发病率较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约有1600~2000例李斯特菌病发生,死亡约450例[8]。因此被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列为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近10年来,美国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每年也有大约800人患病。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我国的病例虽然少见,但已有该病在动物间暴发的报道[9, 10]

  1981年,加拿大发生一起食物污染引起的李斯特菌病流行,41人患病,其中34例是孕妇和新生儿。这些孕妇感染后,导致9例胎儿死亡,23例婴儿出生后患病,只有2例婴儿健康。经过调查,这次流行是因为食用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卷心菜[2]

  1985年1-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李斯特菌感染的病例突然增多,共有142人发病,其中93例中孕妇和新生儿,48例死亡,病死率高达34%。49例非妊娠感染者中48例为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经调查,这起疫情是因为来自墨西哥的奶酪被污染所致[2]

  1983-1987年,瑞士也发生了因奶酪污染的所致的李斯特菌病疫情,122例人发病,31例死亡[2]

  法国1992年3-12月691有发生李斯特菌病,死亡81人,其中300例被证实与一种猪肉制品有关[8]。1995年,法国因食用生乳酪再次暴发李斯特菌病疫情,1个多月时间20例发病,其中11例为孕妇,所幸除1例死胎外,未造成患者死亡[11]

  最大的一起暴发事件发生于1997年,意大利2所学校中的2189名学生在同一家供餐食堂就餐,其中1566后出现发热、腹泻的症状,292人住院。医生从1例病人的血液中和123例病人的大便中培养出李斯特菌,后来调查是食堂的凉拌菜被李斯特菌污染所致[6]。所幸的是,这些学生的免疫功能正常,细菌未能钻进人脑,仅发生了急性胃肠炎,因而无死亡病例发生。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保护高危人群,加强疾病监测

  预防李斯特菌病的原则与预防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准则相类似,要预防“病从口入”。加工食物前要洗手,刀和切板要洗净,牛肉、猪肉或家禽要煮熟再吃,瓜果和生蔬菜吃前要洗净,未煮过的肉要与蔬菜、煮过的食物及准备吃的食物分开,不吃未经消毒或未煮熟的生乳及其乳制品,避免吃软奶酪和过期的乳制品。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是重点预防人群,高危险感染人群更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李斯特菌有不怕冷的特点,可以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繁殖,因此对家用冰箱保存的食品,存放时间不要超过3天,冰箱里存放的剩菜剩饭在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后再吃,避免吃进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

  我国对李斯特菌病的认识不足,目前还没有对李斯特菌病监测的资料,也没有开展相应的病例对照研究,高危食物和传播途径不明。因此,我国尚待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监测李斯特菌在食品的污染状况,提高医生诊断和发现病例水平,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防止李斯特菌在我国的暴发流行。

 

References

 

[1]       Gray ML, Killinger AH.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listeric infections. Bacteriol Rev. 1966. 30(2): 309-82.

[2]       Farber JM, Peterkin PI.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 food-borne pathogen. Microbiol Rev. 1991. 55(3): 476-511.

[3]       张秀丽, 王想霞, 李强, 章松. 河南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的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0): 41-42.

[4]       杜蔷, 尹明. 北京烤鸭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现况的调查. 食品科学. 1997. (07): 61-63.

[5]       Ooi ST, Lorber B. Gastroenteritis due to Listeria monocytogenes. Clin Infect Dis. 2005. 40(9): 1327-32.

[6]       Aureli P, Fiorucci GC, Caroli D, et al. An outbreak of febrile gastroenteritis associated with corn contaminated by Listeria monocytogenes. N Engl J Med. 2000. 342(17): 1236-41.

[7]       Wilson K, Keelan J. Learning from Listeria: the autonomy of the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CMAJ. 2008. 179(9): 877-9.

[8]       杨平, 林怡芳, 李云圃.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病研究近况.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6. (02): 110-113.

[9]       肖义泽, 王金玉, 曹国林. 云南省首次动物源性李斯特菌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3): 76.

[10]     郭仰霖, 王培玉. 上杭县人畜李斯特氏菌病发病与带菌调查研究.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3): 9-11.

[11]     薛卫萍. 食用生乳酪引起李斯特菌病流行.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6. (03): 191.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