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几条有关我国文字的新闻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教育部研制了10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公布。此次字表的制定,新增226个简化字,收集了18个省市的户籍调查资料,许多大家喜爱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转正,例如“喆”、“堃”等。公安部将启用“姓名用字字库”45个异体字恢复为规范字……。看到这些消息,非常高兴。我的名字给我带来的烦恼终于可以结束了。

  说起我名字“蔡晧东”,大家可能都不会注意中间的“晧”字是个生僻字。我的名字是爷爷给我起的。当时刚刚解放,许多人都用《康熙字典》,由于我出生的时间恰好是骄阳高照时,爷爷就从《康熙字典》中找到了这个“晧”字。可谁知道,以后的简化字把这个“晧”字删除了,只剩下了“皓月当空”的“皓”字。别看这两个字一个是“日”字旁,一个是“白”字旁,只差这一撇,但是却没了太阳。没有电脑时还无所谓,存钱寄信都用手写,一般不会有错。可近些年来一用电脑,我的名字则出了问题:许多输入法都没有我这个“晧”字,因此我常常碰到名字的烦恼。

  首先碰到的是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以前的工资都是单位财物科发,不成问题。后来改成银行卡了,第一个月我就没有领到工资,原因是医院会计给银行提供我的名字在银行的字库里没有。没办法,医院财物科只好给我改了名字,先改成“浩”,银行说不行,又改成“皓”,银行才认可。结果三个月后我才领到工资。本以为银行叫我“蔡皓东”没有什么关系,只要领到工资就行了。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几年以后,我一次搬家,把工资存折丢失了。我去挂失,这回银行突然认真起来,说什么也不给我挂失,原因是我身份证上是“日”字旁的“晧”,而我挂失的存折却是“白”字旁的“皓”。明明是银行给我改的名,可以此时却说什么也不行。于是我再次不能领到工资了。最后,又是单位证明,又是会计沟通,好不容易才挂了失。可以挂失后我的名字又被银行改了,改得更加离谱,改成了“蔡★东”。从此,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我只能用“蔡★东”这个怪名字了。这个名字一直用到本世纪初,银行终于有“晧”字了,我本应该高兴,但麻烦又来了。银行开始强调实名制,我以前所有以“蔡★东”开的帐户都要重新改名。结果,我跑了许多次银行,才把我的帐户都搞定。

  银行终于有了我的名字,可以航空公司、邮局至今没有我的名字。我遇到的第二个麻烦就是买机票。航空公司不像银行那样叫我“蔡★东”,也绝不用“浩”或“皓”字代替,航空公司会用拼音,所以,我用拼音买机票没有一点问题。问题在于我不能在自动取票机上取票,要手工执机,每次取到机票后再去找值班经理手工写上名字,盖了章,才能去登机。这样我执机和登机都会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至少比别人早到机场半小时。只有我出国时才能感到方便,因为国外只看拼音正确就放行,根本不管我是哪个“HAO”字。

  最麻烦的要数邮局。近几年由于我常常写一些科普文章投到报社,有时记者也会主动从我博客中挑选一些文章刊登。于是常常收到一点稿费。稿费并不多,少时20元,多时100-200元,可以到邮局取钱却成了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许多记者并没有注意我名字中间的“晧”字,常常写成“蔡皓东”。由于这个“皓”字比身份证上的“晧”字多了一撇,邮局常常不给我取。还是派出所的“警察叔叔”办法多,帮我在户口本上写了一个曾用名“蔡皓东”,所以我每次到邮局取钱都得带上户口本。偏偏有一次邮局里碰到一个极认真的,非说曾用名是以前用的名,现在不用了,就是不给取。最后请示了两次领导,我才算取了50元的稿费。有些记者知道我的名字,寄稿费时也能正确地写成“蔡晧东”,许多邮局电脑输入法中也能找到这个“晧”字。可是,邮局的打印机常常打不出这个“晧”字,于是我的名字在邮局的打印机下变成了“蔡东”。我拿着叫“蔡东”的取款单,常常要和邮局的工作人员解释半天,让邮局打开电脑看,电脑里明明有这个“晧”字,打印机却打不出来。他们还要请示领导,有时甚至发生争吵,才能取到我的稿费。有时,我的名字在邮局的电脑中会自动变成乱码,这下就更麻烦了。邮局还要换其他电脑,直到我的名字在电脑中显示正确,他们才肯给我取钱。曾经我被邮局要求改名,改成“蔡(日告)东”。我说:“报社记者都是根据我投稿时作者的姓名寄稿费的,难道我投稿时都要写成‘北京地坛医院蔡(日告)东’吗?你们的系统不升级,我的名字就要改吗?”直到最近,邮局的领导都认识我了,我取钱才算顺利一些了。为此,我只在一个邮局取钱,害怕换个邮局又得解释半天。

  电脑联网确实很好,但我的名字却因此出现了许多床头麻烦。希望这次文字规范能有太阳,增加了我这个代表太阳的“晧”字,希望邮局、航空公司的字库能快些升级,从此我能正常使用我的名字。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