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8月16日以来,安徽蒙城县陆续报告霍乱病例30例。尽管目前尚无死亡病例,但也值得引起全国民众的警惕。因为霍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为必须实施国际卫生检疫的传染病之一,属于我国传染病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霍乱为什么传染病强,流行迅速?

霍乱的传染性非常强,传播速度非常快,能通过水源或暴雨迅速蔓延,造成暴发流行。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霍乱骑马逃离,但霍乱比马跑得还快,马还没有跑到的地方,霍乱已经先到了一步。迄今为止,霍乱已发生了7次全球性大流行。为此,日本侵华战争时,谁要是得了被日本人称作“虎列拉”的霍乱,就会被日本人拉去活活烧死或活埋。为什么霍乱的传染性那么强,流行那么迅速呢?

引起霍乱的细菌是一种形状弯弯,像“逗号”一样的细菌,在医学上被称为“弧菌”。它的“尾巴”上有一根长长的鞭毛,使它可以在水中像“流星”一样快速运动,到处传播。霍乱弧菌的生命力很强,在水中可存活许多天;而且它繁殖得非常快,一个变俩,俩变四个……,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几小时就可以繁殖数十代。因此,夏季是霍乱弧菌最“Hi”的季节,如果再下几场暴雨,发点洪水,霍乱弧菌就可一边大量繁殖,一边乘水“漂流”,造成大面积污染。水源一旦被污染,霍乱弧菌就可以利用各种机会“爬”到人的水杯里、食物上、手上,然后“钻”进人的消化道,引起人感染。更让人无法控制的是霍乱弧菌感染人后,表现出典型霍乱症状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是霍乱带菌者或轻症病人。这些人的大便中不断排出霍乱弧菌,但他们本人却一无所知,不会吃药治疗,更不会被隔离。这些霍乱带菌者或轻症病人又成为霍乱的重要传染源,把霍乱疾病带向四面八方,甚至藏在人的体内坐上飞机,传到更远的地方。因此,发现霍乱病人后,疾病防疫人员会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对疫区进行封锁,发现带菌者也需要隔离、治疗。

历史上,霍乱为什么会“杀”死了那么多的人?

在许多人眼里,拉稀跑肚子算不上什么大病,吃点儿药,几天就会好的。可是,霍乱在历史上对人类的杀伤力,比起流感、鼠疫、天花等毫不逊色。1818年前后,英国在霍乱大流行中约死亡6万人。当时在英国的伦敦的医院收治的11000例病人中,有5000人死亡,可见死亡率之高。这是为什么呢?

霍乱表面“和善”,只“呆”在肠道内,不像其他细菌侵入肠壁或血液引起疾病,但它们会“下毒”。霍乱弧菌在肠道内繁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肠毒素”。这种毒素能导致肠壁细胞中毒,造成肠壁细胞功能紊乱,不能吸收水分,大量排出液体,引起腹泻。霍乱病人的腹泻太严重了,常常来不及上厕所,大便像打开的水管子一样从肛门中直流出来,每天大便的量多达18000毫升,病程中的总排便量可达35000毫升,个别可达60000毫升之多。人就像被“抽干”了水一样:皮肤失去了弹性,用手一抓像拧干的衣裳;肚子拉瘪了,像船一样,称为“舟状腹”;手指上皮肤皱缩成“螺纹”,称为“洗衣工手”;眼窝深深地凹下去了,声音嘶哑得无法说话……。医学上称之为“脱水”。这水“脱”得也太快了,真是“顷刻之间形貌皆非”。如果没有得到治疗,一般病人脱水后两日便死亡。极度的脱水使患者的皮肤带有一种不祥的蓝色,死者的尸体腐烂的速度似乎更快,因此当时有人称之为“黑死病”。所以,得了霍乱后,医生要用很粗的静脉针,为病人快速补液,把病人丢失的水分补充足,纠正病人的脱水。

如何预防霍乱流行?

我国今年有许多地方闹水灾、泥石流,因此要特别注意管好水源和粪便,预防霍乱。水井应加井盖或盖水房,厕所要建提离水源远一些,以防止粪便从地下渗到水源,造成霍乱弧菌污染饮用水。

据专家调查,这次安徽蒙城的霍乱疫情,可能与不洁饮食有关。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苍蝇,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不饮用生水,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不要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那里买食物,夏季的凉菜最好自己在家中加工,熟食买回家后最好再进行加热后停用,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发现病人要及时送到医院隔离治疗,而且要立即向防疫部门报告。我国的传染病法规定,发现霍乱病人后报告的时间是:城镇不得迟于2小时,农村不得迟于6小时。霍乱病人只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纠正脱水,会很快痊愈的。

每年夏季,机场、海关都对来自疫区所有人员均应严格检疫,各医疗单位都设有立肠道门诊,发现病人立即隔离治疗,对疑似者进行隔离检疫。霍乱接触者检疫隔离期为5天,隔离期做粪便培养,三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流行期间带菌者,霍乱接触者和腹泻患者必须出疫区时,应给予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广大群众应积极配合国家对霍乱的管理,如果在流行季节发生腹泻应听众医护人员的安排,实行严格的检查,以防霍乱在我国的流行。霍乱还可以通过疫苗预防,非疫区到疫区前可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本文已投《健康报》)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