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中国日报》近日报道,广东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聚集性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10月1日,共发现91例疑似病例。病例均为轻症病例,以发热并伴有关节痛、肌肉骨骼痛或皮疹症状为主,绝大多数已经痊愈,无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

蜱虫叮咬风波未平,恙虫病又起,现在蚊虫又来凑热闹,带来了非洲的基孔肯雅热。虫媒传染病不断增多,值得我们警惕。

基孔肯雅热来自于何方?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这种病是1952年在在坦桑尼亚被首次发现的。当时坦桑尼亚的许多村庄60%~80%的人患病。“基孔肯雅”这一病名就来自于坦桑尼亚语,意思是“屈肢痛”,表现出这种疾病严重的关节疼痛,使病人疼得屈曲着肢体的样子。20世纪50年代,这种疾病主要在非洲流行。60年代开始在东南亚地区流行。1965年,印度发生大流行,30万人受染。近年来,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流行。1987年,我国云南曾在西双版纳地区97例发热病人中确诊过1例基孔肯雅热患者。近几年来,基孔肯雅热不断北上,2005年底印度洋岛屿法属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暴发流行,全岛70万居民,1/3人发病。2006年印度8个省151个县基孔肯雅热暴发,8个月间疑似病例数超过125万,有些地区报告的患病率高达45%。欧洲(英国、比利时、德国、捷克共和国、挪威、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相继被报道输入性病例。2008年3月,广东省首次发现一例来自斯里兰卡的输入性基孔肯雅热。以后,广东的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浙江省杭州市也发现了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而东莞市本地聚集性疫情在我国尚属首次。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在病毒学分类上,这种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和我们熟悉的风疹病毒及美国流行的尼罗河病毒是“叔伯兄弟”。在非洲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这种病毒存在于绿猴、狒狒、黑猩猩、牛、马、猪、兔等多种动物体内,受感染的动物和病人都可作为传染源。蚊子是传播媒介。能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蚊虫有埃及伊蚊、非洲曼蚊、非洲伊蚊、棕翅曼蚊等。蚊子吸了被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动物或人,在叮咬其他人的同时也传播了病毒。我国云南的科学家在20年前就从当地蝙蝠和蚊子体内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猪、狗、鼠等动物身上检测出基孔肯雅病毒抗体。说明我国有可能发生基孔肯雅热流行。

基孔肯雅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3~12天。它在临床上主要有三大表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的热程稍短,一般1~7天可退热,缓解1~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的发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医学上把这种发热称为“双峰热”。在发病后2~5天,80%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瘙痒感,数天后可消退;有些患者可有结膜炎的表现,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关节疼痛是基孔肯雅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与发热同时出现,呈剧烈疼痛,常常侵犯全身多个关节和脊椎,病情发展迅速,往往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因剧烈疼痛,关节功能丧失,病人只能屈着身体不能活动。关节疼痛往往恢复较慢,恢复期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基孔肯雅热的病死率不高,除少数老年患者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外,成人感染者几乎没有死亡。尽管绝大多数病人的关节损害最终可恢复,但其疼痛剧烈和恢复缓慢的特点仍明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疗基孔肯雅热的方法或预防用疫苗,预防的方法有三条:

一是预防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和带有病毒的蚊子流入我国。对入境旅客进行医学检查,尤其对于来自基孔肯雅热疫区的人,如果发现有发热、四肢关节及脊椎剧痛的病人要进行隔离检查,阻止其入境。对对入境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实施伊蚊监测,必要时进行灭蚊处理。

二是消灭蚊子。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伊蚊有一个习性,就是爱在小的积水中孳生,如室内盆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里,室外的坑洼、树穴、树洞、竹筒和叶腋等积水处,都是它繁衍孳生的优良环境。因此,搞好环境卫生,翻缸倒罐,清除积水,填平洼地等,就连家中空调滴下的水,也要及时清除,不给蚊子提供孳生的场所。另外,由于伊蚊善飞,灭蚊时必须全民动手,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都是有效办法。

三是防止蚊子叮咬。居室装上纱窗纱门防蚊,晚上睡觉要用蚊帐、蚊香或使用电驱蚊器,外出要穿长衣,在皮肤上涂避蚊药水。发现病人要及时送到医院诊治。病人在患病期间一定要睡在蚊帐里隔离,避免蚊子叮咬自己后又去叮咬家中其他人。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