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01030,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由于使用减肥辅助治疗药物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西布曲明是一种什么药?它有哪些不良反应呢?这些不良反应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

西布曲明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概述

西布曲明是90年代后期开发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型减肥药,1997年在美国上市,2000年在我国上市。在我国上市的品种至少有十余种,如:曲美、澳曲轻、可秀、赛斯美、曲婷、浦秀、亭立、奥丽那、曲景、新芬美琳、希青、申之花、衡韵、苗乐、诺美亭等。

西布曲明的作用是抑制食欲中枢,使人胃部的饱胀感增强,产热量增加,食欲下降,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该药上市以后,其不良反应一直受到医生们的关注。近10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医生报告了西布曲明的不良反应,并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的系统的研究。医生们发现,西布曲明常常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另外还有引起肾损害、肝损害和性功能障碍的报告。

西布曲明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服用西布曲明减肥者有83%发生口干,81%发生便秘,6%发生腹胀。口干的不良反应又可影响口腔清洁度,使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口腔溃疡。曾有3例青年女性为减肥口服西布曲明。服药1周后口腔内发生多处溃疡,局部明显灼热疼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停药后58天溃疡愈合,再次服药,溃疡再次出现,最终放弃治疗。

西布曲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

西布曲明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失眠、头痛、头昏、头晕等,发生率大约为10%20%。严重时可引起思维异常、情感紊乱、躁狂等,甚至导致自杀行为。2000年,有119岁女性服用西布曲明8周后出现轻度焦虑、失眠,停药后精神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幻听、幻觉、思维紊乱。后来,国外又报告了2例女性在使用西布曲明治疗肥胖症后出现健忘症。近几年,西布曲明相关的精神疾病报道逐渐增多。国外有一位医生报道了10例女性在服用西布曲明16个月出现躁狂、严重抑郁症和混合型精神病,有3例因精神症状严重而住院治疗。我国在2006年也有医生报道了2例女性服药后发生精神异常。这可能是西布曲明除对食欲中枢有影响外,还可能影响到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疾病发生。

西布曲明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西布曲明具有升高血压和加快心率的作用,可引起心率增快、心悸、血压升高。该药上市后,不断有医生发来该药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如心律失常、高血压、严重者导致心脏停搏和心肌梗死。土耳其136岁男性服用西布曲明大约6个月后发生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澳大利亚140岁女性服西布曲明25天后出现心悸,很快晕厥。他的丈夫立即对她实施作抢救,并把她送进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心律失常。香港137岁女性服用了从我国大陆买来的非处方减肥中药,3天后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几天后发生心肌梗死。经鉴定,这种中药中含有西布曲明。

为了评估西布曲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欧洲从2002年开始了一项长达6年的“西布曲明心血管终点试验”,观察该药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在6年中共有大约9800名患者被随访。尽管数据还没有全部分析完成,但初步的数据显示西布曲明组虽然获得了比安慰剂组体重下降24公斤的减肥效果,但其心血管风险高于安慰剂组,而且停用西布曲明后减肥效果能否保持还不清楚。认为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因此,各国纷纷对该药发出严重警告或停止其在市场上销售。

西布曲明的其他不良反应

我国曾报道156岁女性患者因减肥而服用西布曲明,2天后发现尿中泡沫增多,两周后出现眼睑、颜面及双下肢的水肿,血尿,蛋白尿,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我国另一位医生报道了2名男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用西布曲明胶囊治疗后出现性明显的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另外还有一位医生报道了118岁女性服用西布曲明2个月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黄疸,诊断为药物性肝炎。

截止到20091月,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到8174例与西布曲明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截止到20101月,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不良反应报告198例。西布曲明可以减轻体重,但我们减肥是为了更健康、更美丽,如果它不断导致严重影响我们健康的不良反应,我们还有必要用它减肥吗?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