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我有位刚刚当上爸爸的网民来信,他的宝宝到了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了,他纠结是选择免费的减毒活疫苗还是选择灭活疫苗好?“选择减毒活疫苗成本低,但又怕疫苗的不良反应。”因此,我今天就谈谈不同脊髓灰质炎疫苗间的差别问题。
  可以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分为两类: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目前我国共有3个产品:口服减毒活疫苗(OPV)、注射用灭活疫苗(IPV)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五联疫苗)。不同的产品免疫程序不同。
  OPV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共接种3次,在出生后2、3、4月龄各口服接种1次,完成3剂免疫后95%以上的儿童可以产生对脊髓灰质炎3个血清型病毒的免疫力[1]。4岁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获得终生免疫[1]。OPV属于一类疫苗,家长不用付费。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OPV口服后可在肠道局部产生较好的免疫力,保护儿童免遭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但是这种减毒活疫苗病毒有时也可能发生突变,毒力增加,导致儿童发生疫苗病毒感染的脊髓灰质炎,被称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IPV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共接种3次,在出生后2、4、6月龄各接种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完成3剂免疫后99%以上的儿童可以产生对脊髓灰质炎3个血清型病毒的免疫力[1]。4~6岁时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力可维持数十年[2]。IPV属于二类疫苗,家长需付费。IPV产生的肠道局部免疫力较OPV低,免疫力维持时间也不如OPV持久,因此在脊髓灰质炎本土或输入性流行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不适用。但是,IPV不会引起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IPV-OPV序贯免疫程序:在一些国家使用IPV-OPV序贯免疫程序即可使肠道局部保持较高的免疫力,又可明显减少“疫苗相关性麻痹病”的发生。一般在4次免疫程序中采用IPV-IPV-OPV-OPV的方法接种[1, 2]。
  DTaP-IPV/Hib五联疫苗免疫程序[3]:基础免疫共接种3次,在出生后2、3、4月龄或3、4、5月龄各接种1次,肌肉注射。1.5~2岁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维持长达4~12年的免疫力。DTaP-IPV/Hib五联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属于二类疫苗,家长需付费。无论是OPV还是IPV都可以与国家儿童免疫程序中的其他疫苗同时接种[2]。
  IPV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疫苗,接种后一般只有轻微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不会引起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也不会引起严重异常反应。由于IPV中含有微量链霉素、多粘菌素B和新霉素,对这些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OPV的安全性也很好,偶尔超剂量服用或多次口服疫苗对人体无害。但少数儿童服后可能出现发热、呕吐、皮疹或轻度腹泻等反应。一般持续时间都很短,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不足1/150万。1988年至今,在我国医学文献中仅能检索到1例过敏性休克、2例严重胃肠道反应和十余例较严重过敏反应文献报道,说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安全性是良好的。
  但是,由于OPV是由野生病毒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工培养而筛选出不能致病的减毒病毒株制成,如果这种减毒病毒株发生突变或被接种的儿童机体免疫缺陷,这种减毒病毒株也可能致病,引起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临床表现与脊髓灰质炎极像。这种疫苗相关性麻痹病的发生率极低,平均不到1/100万剂。也就是说,平均接种100万例次的发生率不超过1例。但是,在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被病毒感染,平均每200名感染者中就会出现1例麻痹儿童,患病儿童的病死率达1%~4%。而且OPV对肠道局部的免疫作用和免疫作用的持久性都优于IPV。因此,尽管近些年来有些国家已经用IPV取代了OPV,但是,世界卫生组织仍然主张在全球还没有消灭脊髓灰质炎前,在大多数有疾病流行或传入风险的国家还是推荐使用OPV预防脊髓灰质炎流行[2]。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第12版). 2012.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72.
[2]    WHO.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及其免疫接种:WHO立场文件. 2010年6月. http://www.who.int/topics/immunization/positionpapers/zh/.
[3]    中华预防医学会, 郑景山, 刘大卫.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五联疫苗)应用技术指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3): 311-315.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