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搜狐健康登载我们地坛医院医院确诊1例严重阿米巴痢疾的新闻——狂吃螃蟹20斤,吃出…… (http://health.sohu.com/20151016/n423425770.shtml),由于这种疾病近年来少见,忍不住再写一篇博客科普一下阿米巴痢疾的知识。
什么是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一种寄生虫病,不属于细菌感染。在古时候,人们把腹泻病都称为“痢疾”。到了1875年,俄罗斯的外科医生廖师首先在彼得堡的1例痢疾患者的粪便及其尸体解剖大肠壁溃疡中发现了这种能引起腹泻的原虫滋养体,当时被命名为“阿米巴”。所以,这种腹泻病后来被命名为“阿米巴痢疾”。
引起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是一种叫做“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原虫,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阿米巴原虫可根据它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变形”。在对它生存不利的外界环境中,它会“穿”上一层厚厚的“外衣”,成为“包囊”,以保护自己;感染人体后,它进入了有利于它生存的肠道环境中,于是会“脱”去外衣,伸出“手足”,成为“滋养体”,到处游动,在肠道上“打洞”,钻进肠壁,吞食周围组织和红细胞。由于这种阿米巴原虫对人体的组织细胞有溶解性破坏作用,所以被称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痢疾在哪里流行?
阿米巴痢疾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感染者约占人口的1/10,其中8%~10%的感染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每年全球有4~11万人死于阿米巴病。发病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农村和城市均有发病,以农村为主。阿米巴的感染及传播除了与卫生条件、生活习惯、宿主对阿米巴的敏感性有关外,还取决于营养状况及免疫状况等。由于我国人民卫生和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和急性病例已明显减少。
阿米巴痢疾是如何传播的?
阿米巴痢疾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苍蝇、蟑螂将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带至食品,经口感染。但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无症状的排虫者;只有少数身体抵抗力低下的人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阿米巴痢疾的患者粪便中可排出大量阿米巴滋养体,但在外界环境中滋养体很快死亡,因此一般急性患者的传染性较小。而慢性或无症状的排虫者,粪便中排出的阿米巴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一般的消毒剂都不能把它们杀灭。所以,这些慢性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阿米巴包囊携带者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可把疾病传染给别人。
阿米巴痢疾除了通过饮食传播外,还可以通过性传播,近年来还发现艾滋病和同性恋者中的感染率很高。这是因为这些人群的抵抗力低以及他们常有“口对肛门”的不洁性行为引起的。
阿米巴痢疾有什么临床表现?
阿米巴痢疾的主要症状是腹泻。但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的腹泻是不同的。
阿米巴痢疾的潜伏期较长,最短1周,最长数月。因此,新闻是报道的患者在国庆节前吃螃蟹,两天后发病,肯定不是因吃螃蟹感染。暴饮暴食(3人狂吃47斤螃蟹、加6斤大虾)可能是阿米巴痢疾发病,肠道出血的诱因。
急性阿米巴痢疾发病时可以出现发热的症状,但大多数阿米巴疾病没有发热症状,腹痛和腹泻的症状比较轻,没有明显的下坠感;腹泻的次数少,每天腹泻4~5次,每次的大便量较多,有明显的腥臭味;大便为暗红色的血便,血和便混合得均匀,不能分开,所以呈果酱样。但急性暴发型阿米巴肠病比较严重,可以出现高热、腹痛、大量腹泻、便血,每日可达20次以上,伴呕吐、虚脱,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易并发肠出血或甩穿孔,如不及时处理可于1~2周内因毒血症而死亡。我们医院确诊的这例患者很可能就属于此型。
阿米巴痢疾有哪些并发症?
慢性阿米巴痢疾的患者由于长期便血,病人常有贫血和营养不良。阿米巴原虫在肠壁上“打”的洞,可在肠壁引起一些很深的溃疡,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和肠出血。有时,阿米巴原虫还会穿过肠道“钻”到附近组织,甚至更远,引起肝脓肿、肺脓肿等,引起肠道外的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是肠外阿米巴病中最常见的。国内临床资料统计,阿米巴痢疾合并阿米巴肝脓肿者为1.8%~10%,而屍检统计则为36.6%,甚至高达60%。肝脓肿大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发病后1~3个月内,但也可发生于痢疾症状消失数年之后。阿米巴肝脓肿常表现为长期发热伴有右上腹痛及肝肿大和压痛,全身消耗等症状。阿米巴性肝脓肿可继续扩大并向周围组织穿破形成膈下脓肿、脓胸、肺脓肿或造成肝-支气管瘘或胸膜-支气管瘘,还可破入心包,穿入腹腔,引起相应部位的阿米巴性炎症。少数情况下也可引起阿米巴性脑脓肿、皮肤阿米巴病、阿米巴性角膜炎、生殖器阿米巴病等。
得了阿米巴痢疾能治疗吗?
治疗阿米巴痢疾早有特效药物,最有效的药物是甲硝唑和替硝唑。另外还有四环素、巴龙霉素等抗生素对阿米巴原虫也有效。但关键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把“小虫”消灭在肠道阶段,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一旦发生肝脓肿等肠道外阿米巴并发症,治疗起来就困难多了。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要进行一定的外科治疗才能痊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