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我收到一位准备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来信,咨询如何减轻干扰素治疗时发热、寒战等流感样症候群。

流感样症候群是干扰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个别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就像得了流感一样,因此被称为“流感样症候群”。流感样症候群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体质、剂量大小有关。轻者仅有轻度头痛、乏力,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肌肉和关节疼痛。干扰素的流感样症候群是干扰素治疗初期的免疫反应所致,发生率达70%以上,首次注射时最严重,大多发生于注射后36小时。继续应用后因其所产生的“习惯性”症状逐渐减轻,在注射35次后大多数患者不再发热,但少数病例可长期发热,甚至持续至疗程结束。

减轻干扰素流感样症候群的方法是:①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注射1次,注射时间最好选择周末休息日;普通干扰素隔日注射1次,注射时间最好选择睡前,使流感样症候群发生的时候患者能够好好休息,减轻症状。②在注射干扰素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扑热息痛等),以减轻流感样症状,但要注意的是服用解热镇痛药应视流感样症候群的轻重而定,不要长期服用;③多饮水、多休息。对个别反应强烈而不能耐受者,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