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病率终于下降了。截止到2017322日,全球共报告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1349例,死亡497例。除3例外,其余均发生在我国(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 

那么,H7N9禽流感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听H7N9禽流感病毒自己是怎样说的吧!

***********************************************************************

哈罗,人类!我是近5年才出名的禽流感病毒H7N9。自2013年至今年的222日,你们人类已经确诊了我们导致的人感染病例1230例,死亡428[1]。许多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就把我的身世告诉你们吧!

以前,我只是禽流感病毒中的一个无名小卒。那时,我的致病力很低,而且大多在野生禽类动物中流行,更是无法进入你们人类的领地,感染人类。所以,你们人类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想检索以“H7N9”为题目的文献,在2010年以前几乎检索不到。

后来,我发现家禽更适合我的流行,它们的抵抗力更弱,常常被你们人类集中饲养。于是,我开始感染家禽。这就使我和你们人类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

自从我走近家禽,我接触了更多在家禽中流行的我们禽流感病毒家族成员。我们可以和家族中其他禽流感病毒成员“通婚”,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优化我们的基因,达到我们逐渐进化的目的。你们人类把这称为病毒基因的“重配”。我们H7N9在禽类动物中经历了多次基因“重配”后发现,H7N3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不错,它对禽类动物的致病力比我们H7N9大多了,而且还有感染人类的记录。于是,我们与H7N3病毒的基因发生了“重配”,获取了H7N3身上的“红细胞血凝素”基因(H)编码。我们又发现H9N2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也不错,它在亚洲大陆的家禽中广泛流行,而且也有感染人类的记录。于是我们又和H9N2“结婚”了,获取了H9N2病毒内部6个基因编码。从这两个同胞兄弟身上获得的基因与我们原有的“神经氨基酸酶”基因(N)一起,组成了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终于进化成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2],并从2013年开始偶尔导致你们人类感染,成为你们人类重点监测的目标。

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与H7N3H9N2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配”。实际上,只要野生禽类流行的任何一株含有H7型“红细胞血凝素”基因的禽流感病毒(H7Nx)与含有N9型“神经氨基酸酶”基因的禽流感病毒(HxN9)发生“重配”,再从家禽中流行的H9N2禽流感病毒内部获取6个以上的基因编码,就能繁衍出我们H7N9的一个新后代[3]。所以,近些年来你们人类发现,我们越来越不像我们的祖先了。在我们的基因中,有时可能查到各种不同的禽流感基因,如:H7N7H2N9H11N9[4]

这就是我H7N9成名的来龙去脉。可能还会有人问我今后到哪里去?这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回答。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上,任何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命运。只要周围环境中有我们甲型流感病毒家族的同胞,我们就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时和其他同胞发生基因“重配”,生成新的后代。变化是永恒的,未来的我们也只能“听天由命”。最近,在中国,我们感染人的病例数下降了,我们流行的季节即将过去。不过,提醒你们人类,在今年12月我们流行季节再次光临的时候,你们可不要忘记事先预防噢!

 

 

References

 

[1]       FAO. H7N9 situation updat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2017-1-8. http://www.fao.org/.

[2]       Gao R, Cao B, Hu Y, et al. Human Infection with a Novel Avian-Origi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N Engl J Med. 2013. 368(20): 1888-97.

[3]       孙逸, 楼秀玉, 张磊, 茅海燕, 张严峻(综述), 卢亦愚(审校). 新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浙江预防医学. 2014. (5): 481-485.

[4]       Lam TT, Wang J, Shen Y, et al. The genesis and source of the H7N9 influenza viruses causing human infections in  China. Nature. 2013. 502(7470): 241-4.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