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到一位小三阳准妈妈的来信,说她是乙肝“小三阳”,在怀孕前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量也很低。然而,她今年怀孕后却出现了问题:病毒复制量逐渐升高,肝功能也异常了。她非常担心,害怕自己在孕期肝病加重,害怕胎中宝宝被乙肝病毒感染。她来信问我:她应该如何治疗?如何保护胎中宝宝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孕期肝功能异常对母亲和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期出现肝病活动对母亲和胎儿均可能产生影响。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女性患者妊娠期不仅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因肝病加重的住院率增加。而且,母亲体内病毒复制也增加了胎儿或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出现肝病再活动,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小三阳准妈妈孕期肝病再活动后如何治疗?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于妊娠期间慢性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
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发生肝病再活动的治疗也是一样的。如果ALT轻度异常,可以密切观察。如果肝功能继续升高,可以使用保肝药物治疗。由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国家,以往在乙型肝炎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时期,女性妊娠期肝功能异常是很常见的。当肝功能异常时,我国医生多用传统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但从疗效角度上看,这些保肝降酶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仅可以降低ALT或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无效,一些患者停药后ALT再次升高。从安全性角度上说,我国没有对这些保肝降酶药在妊娠期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分级,只能参考药品说明书对妊娠期用药的提示和医生以往的经验对妊娠妇女进行治疗。因此,对保肝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起病较急、ALT较高的孕妈妈应该考虑使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我们收治的23例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孕妈妈中,9例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孕妈妈均在孕16~28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取得良好疗效[1]。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肝功能异常的母亲在抗病毒治疗后不能随便停药,产后仍需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直到达到乙肝表面抗原阴转或血清转换后方可考虑停药。
如何阻断乙肝小三阳孕妈妈的母婴传播?
大多数乙肝小三阳感染者肝病再活动后HBV DNA的水平低于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乙肝大三阳的感染者。因此,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比乙肝大三阳的感染者小。如果乙肝小三阳的孕妈妈在肝病活动后,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且HBV DNA<106 IU/ml,可以不使用抗病毒药物,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常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方法实施母婴阻断即可。
但有时,乙肝小三阳感染者的HBV DNA也会升高到106 IU/ml以上。这时,其母婴传播的风险也随即增加。对于乙肝小三阳感染的孕妈妈肝病再活动后,如果HBV DNA升高到106 IU/ml以上,即使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从乙肝母婴阻断方面考虑,也推荐在孕28周以后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孕期肝功能正常者可以考虑在产后1~3个月内停药。
综上所述,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发生肝病再活动后,如果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保肝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无论在何孕期,都应该考虑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产后继续治疗;如果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但HBV DNA升高到106 IU/ml以上,应考虑在孕28周以后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产后可以停药,停药后应加强监测。
References
[1] 付冬, 刘敏, 易为, 马小艳, 蔡晧东. 非活动期HBV感染妇女孕期肝病再活动23例分析.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5. 7(2): 49-52.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