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疾病。破伤风杆菌通过伤口感染,在局部释放一种毒性极强的外毒素进入血流,毒害神经系统,导致全身肌肉强直,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严重者影响呼吸,导致死亡。最近,有媒体转给我一封网民的来信,问外伤后怎样预防破伤风?是打破伤风疫苗,还是打破伤风抗毒血清?他有些搞不清。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除伤口给予彻底清创、消毒等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来预防。

什么是破伤风的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使人体的免疫系统主动产生对破伤风杆菌毒素的抗体。含有破伤风类毒素的疫苗包括: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破疫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二联疫苗和破伤风类毒素单抗原疫苗。百白破疫苗属于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的一类疫苗,所有儿童只要按照我国的计划免疫程序都会接种百白破疫苗。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还会接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二联疫苗加强免疫。婴儿期完成3针免疫接种后可提供至少35年的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加强免疫后其保护期可达2030[1]

什么是破伤风的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向人体内注入破伤风毒素的抗体(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使人体在注射后立即获得对破伤风杆菌毒素的抗体。但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破伤风抗毒素的作用一般只有24天,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较长(25),其保护作用一般可维持23[2]

外伤后如何预防破伤风?

受到外伤后使用抗生素预防破伤风是无效的,而如何采用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预防破伤风要取决于患者既往的免疫接种状况。

对于有感染破伤风杆菌风险的伤口,完成了所有免疫计划后10年内的情况下则不需任何免疫预防措施;对于没有完成免疫计划或者是免疫计划完成后超过10(伤口较严重者为5)的患者只需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疫苗[1, 3]

对于儿童,未完成3针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了孩子在受外伤后应该再次给予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完成了3针基础免疫的孩子在5年内受伤不必再次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如果在最后一针疫苗接种5年以后受伤,还需要再次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4, 5]。另外,如果伤口不清洁,创面较深、较大,即使以前接种过全程3针百白破疫苗,为了避免免疫失败的可能性,最好再加强一针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对于老年人、无免疫接种史或免疫接种史不清楚者受伤后主动免疫则不能立即发挥作用,应给予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3针接种,使机体获得长期保护[3]

对于既往受伤后仅采用被动免疫而未采用主动免疫者,再次受伤后,因被动免疫的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2],仍应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3针接种,避免再次受伤。

 

 

 

References

 

[1]       WHO. 破伤风疫苗:WHO立场文件. 20065. http://www.who.int/topics/immunization/positionpapers/zh/.

[2]       杨贵博, 王传林. 破伤风预防现状及常见误区. 创伤外科杂志. 2014. (1): 94-96.

[3]       余超, 徐玉茗, 徐瑾等. 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中国药物警戒. 2016. 13(1): 36-41.

[4]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tetanus toxoid, reduced diphtheria toxoid,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Tdap) vaccine in adul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 -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201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2. 61(25): 468-70.

[5]       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12). 2012.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72.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