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国美加州暴发甲型肝炎疫情。至少有576例确诊患者,大约386人住院治疗。加州州长宣布甲型肝炎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并调拨了8万多剂甲型肝炎疫苗用于紧急预防。美国的甲型肝炎疫苗引起社会关注。甲型肝炎多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流行,美国这么发达,怎么会暴发甲型肝炎呢?
 
的确,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也可以说是“病从口入”。甲型肝炎病毒从肝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大便中排出,再经不同的途径污染了水、食物或用具,病毒经口侵入人体而使人患病。在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的传染性最强,常常通过污染食物和水源引起暴发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1988年初的上海,由于当地居民喜爱吃的毛蚶等贝类水产品受到甲型肝炎病毒的污染,造成全市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在流行的高峰期,每天发病人数高达1.9万人,不仅全市医院都住满了肝炎病人,甚至一些工厂库房和学校教室都改建成临时隔离病房。在短短的5个月内,导致全市30多万人发病,死亡47人,成为医学史上最大的一次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亿元[1, 2]。
 
因此,甲型肝炎的流行与卫生条件,尤其是饮食卫生密切相关。近20年来,我国的饮食和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加上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我国甲型肝炎的流行率明显降低。那么,美国为什么会暴发甲型肝炎呢?我们需要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不仅与卫生条件、传播途径等因素有关,在许多情况下,还与易感人群的累积密切相关。我们看看下面的两张全球甲型肝炎流行图便可清楚了。这两张图是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甲型肝炎暴发流行风险的预测[3]。
 
第一张图是全球甲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及人群中半数以上具有甲型肝炎抗体的年龄分布。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红色和深黄色的区域分别代表甲型肝炎的极高流行区和高流行区。在极高流行区和高流行区,14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大多早已被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过,他们中半数以上都具有了对甲型肝炎的抗体,人群中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较强。而在中流行区和低流行区(浅黄和淡黄色的区域),15岁以上,甚至35岁以上人群的半数以上都没有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不具有甲型肝炎抗体。欧美地区即属于这类低流行区,在这些国家很少发生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所以,在这些低流行区的人群中,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很低,大多数人都属于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因此,只要有人把甲型肝炎病毒带入这些区域,在大多数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暴发流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告诫这些低流行区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高风险地区,把上面那张图反过来画成下面的第二张图。
从第二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甲型肝炎极高流行区只有5岁以下的儿童有半数为易感人群,5岁以上的人大多数体内已经有了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因此暴发流行的风险非常低。反之,第一张图中的甲型肝炎低流行区中只有≥35岁以上的人群中才有较多的人具有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35岁以下的大多数人,甚至半数35岁以上的人也是甲型肝炎的易感染者。由于累积了大量的甲型肝炎易感人群,这些低流行区却变成了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高风险区。美国就在这样一个甲型肝炎暴发流行高风险的地区。因此,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美国一些流浪者、吸毒者和男-男性同性恋者中出现甲型肝炎流行后,由于没有及时控制,很快蔓延开来。
 
从上面两张图中也可以看到我国甲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和暴发的风险。我国已处于甲型肝炎流行的中流行区,但反之,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也逐渐增多,如果不加以防备,也会出现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因此,我们也需要吸取美国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教训,注意预防甲型肝炎。
 
References
[1] 冯学山, 崔济生, 顾杏元. 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直接经济损失. 中国社会医学. 1990. (4): 43-46.
[2] 曹景行. 上海由毛蚶引起30万人甲肝大流行始末. 2008-11-25. 深圳新闻网.
[3] Mohd HK, Jacobsen KH, Wiersma ST. Challenges to mapping the health risk of hepatitis A virus infection. Int J Health Geogr. 2011. 10: 57.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