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喉痧”,顾名思义就是咽喉红肿、溃烂,皮疹密布如沙。我国中医描写的这两种症候正是猩红热最主要两大的临床表现。而西医的病名“猩红热”得名于它的急性发热和全身鲜红鲜红的皮疹。这两个病名概括了猩红热的三大症状:发热、皮疹和化脓性扁桃腺。
猩红热常常突然起病,寒战、高热、头痛,体温可升到39~40℃,同时伴有明显的咽喉疼痛。猩红热的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扁桃体红肿,几乎封住喉咙,红肿的部位覆盖着脓液,整个喉咙像烂了一样。发烧1~2天后,皮肤就开始出疹。皮疹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1天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猩红热皮疹像小米粒大小,颜色鲜红,全身分布,密布如沙,顾名“痧疹”,也被称为“粟粒疹”。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大腿根部非常密集,形成一条红红的皮疹带,被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没有皮疹,相比之下显得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患者的舌头非常特殊,舌面鲜红,舌乳头突起。在疾病初期,舌上有白苔,像我们吃的草莓,故称为“草莓舌”;2~3天后舌上白苔脱落,又变得像杨莓一样,称为“杨莓舌”。
皮疹持续2~4天后开始消退,退疹时,皮肤可出现大片脱皮,手掌足底脱皮明显,甚至出现手套、袜套状样的脱皮。但现在,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及时,猩红热病情一般较轻,很少见到像手套、袜套状的大片脱皮,多数只有糠皮样的脱屑了。
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