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医生对大肠杆菌O104研究的最新发现:造成本次疫情的大肠杆菌是由两种菌株结合而成的新菌株[1]。其中一个菌株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力,会产生毒素,引起出血性肠炎和溶血尿毒综合征;另一个菌株有以往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本领,会牢牢地粘附在肠壁,聚集以肠黏膜上有利于细菌致病。

  前些日子,我们讲了许多有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知识,今天,我们讲一讲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1985年,一些美国人去墨西哥旅游后发生腹泻。美国医生从这些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到一种以前没有被认识的大肠杆菌,这种大肠杆菌不产生常规的毒素,但能够牢牢地粘附在组织培养的上皮细胞表面,因此被命名为“肠粘附性大肠杆菌”[2]。后来发现,这种大肠杆菌粘附在组织培养的细胞表面时,往往聚集成簇,像“砖堆样”,又将其命名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3, 4]

  这种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身上长着一种特殊的菌毛,这种菌毛对肠道黏膜有很强的粘附性,能使细菌成堆地粘附在肠粘膜上,在肠黏膜上“定居”,刺激肠黏膜,造成黏膜水肿、发炎,产生较多的黏液,引起腹泻[5]。这种菌毛的粘附和聚集能力不仅可以遗传,也可以传给其他细菌。德国医生发现,这次导致德国疫情的大肠杆菌很可能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相互结合,遗传性获得了产毒素和粘附的两种致病能力,因此其致病性大大提高。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感染的表现主要为发热、呕吐、腹泻,腹泻的时间较长,往往2周以上,大便为水样便或黏液便,部分病人有血性大便。过去,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感染多被认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如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孟加拉国和伊朗等,是这些国家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也可引起旅游者腹泻。但近十几年来,这种大肠杆菌感染的疫情在欧洲也时有发生。在英国,仅1994年一年内就发生了4次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相关的腹泻流行[5]。1997年德国医生发现,德国儿童腹泻的病原中,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感染约占2%[6]。在法国婴儿腹泻中,肠聚集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达9%[7]。我国也曾在腹泻婴儿的大便中检测出肠聚集性大肠杆菌[8],但由于肠聚集性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较难,我国对其的研究尚少。因此,我国也需要对这种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加强研究,警惕其在我国的流行或与其他毒性的大肠杆菌结合成新的菌株导致疾病。

  (本文已投《健康报》)

 

References

 

[1]       Bielaszewska M, Mellmann A, Zhang W,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associated with an outbreak of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in Germany, 2011: a microb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23 June 2011.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11)70165-7/fulltext.

[2]       Mathewson JJ, Johnson PC, DuPont HL, et al. A newly recognized cause of travelers' diarrhea: enteroadherent Escherichia coli. J Infect Dis. 1985. 151(3): 471-5.

[3]       Nataro JP, Kaper JB, Robins-Browne R, Prado V, Vial P, Levine MM. Patterns of adherence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to HEp-2 cells. Pediatr Infect Dis J. 1987. 6(9): 829-31.

[4]       Vial PA, Robins-Browne R, Lior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enteroadherent-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a putative agent of diarrheal disease. J Infect Dis. 1988. 158(1): 70-9.

[5]       李惠民.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腹泻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0. (04): 207-209.

[6]       Huppertz HI, Rutkowski S, Aleksic S, Karch H. Acute and chronic diarrhoea and abdominal colic associated with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in young children living in western Europe. Lancet. 1997. 349(9066): 1660-2.

[7]      Forestier C, Meyer M, Favre-Bonte S, et al. Enteroadherent Escherichia coli and diarrhea in children: a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J Clin Microbiol. 1996. 34(12): 2897-903.

[8]       刘巧突, 莫求明, 李美兰. 湖南省首次发现肠集聚性大肠杆菌. 实用预防医学. 2000. (02): 93-95.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