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两周,太忙了。总结恩替卡韦8年的治疗经验。从药物没上市开始,我们就参加了研究,数据全部保存在里,但真的总结起来,不花点功夫是不行的。8年的数据,非常珍贵,总结这些数据大有收获,而且为这些收获兴奋不已。这种兴奋促使我不分日夜地工作,就想快点完稿。东北农业大学发生布鲁氏菌病暴发,新疆和田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抢在第一时间,让公众听到最正确、最专业的声音,了解这两种疾病,防止疾病的漫延,减少公众恐惧。这是每次发生疫情后我一定要做的工作。又是几天夜以继日地查文献,写科普,和记者沟通,网上发微博。一直忙到周二,终于病了。

  头痛、嗓子冒火、浑身发冷,还有点发烧。赶快吃药,明天有科研门诊,预约了许多科研病人。医生不能生病,病人有约在先。去痛片、双黄莲,西瓜霜不停地含,最后又吃了阿齐霉素,头痛得睡不着,还吃了一片安眠,一夜喝了一壶水,总算退了烧。

  幸好周三的门诊只有半天,下午赶快回家,坚持着打开信箱,给每位患者回了信。这些患者不知道我生病,他们接不到我的回信一定很着急。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再不敢写恩替卡韦的论文了,也不敢再上网,一位记者想采访我最近的疫情,也被我拒绝,立即上床睡觉。明天就是周四——我的专家门诊。

  医生不能生病,病人有约在先。行医三十多年,几乎没有请过病假,除了四五次因外出开会停诊,从没因病停诊。病人大多远道而来,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有的病人甚至提前几天就来到北京,住在旅馆里,一天花费上百远,我要病倒了,病人就白跑了。当然,离了谁地球都会转,但我不能辜负了这些病人。

  这一夜,烧是不烧了,只是喉咙疼得不得了,连咽口水都困难。清早起来,还好,嗓子没哑,还能讲话,喝了点奶,含了两片西瓜霜,乖乖地打车上班,节约体力看好今天的每一位病人。挂了四十多个号,一边喝水湿润着嗓子,一边给病人看病。没有辜负一位病人,都让他们满意而归,我心里非常高兴。

  医生不能生病,病人生命至上,不能延误病人。记得好像是1985年,北京乙脑流行,病房里收了85例乙脑,二十多例病人使用呼吸器。我气管切开手术做得好,又会插管,那时的呼吸器也很落后,经常出故障,我用得比较熟,是病房的主力,常常留在病房里加班,不能回家。有一次,三天没回家,躺在病房的地上睡着了,着了凉,发起烧来。主任非常着急,逼着我回家休息。我还真争气,回家吃了一片扑热息痛,稀里糊涂地睡了一夜,第二天就好了,又去上班了。

  医生不仅不能生病,也不能过节。因为病人生病不会放假,而且越是放假生病的越多。三十多年行医:当实习医生时,24小时坐班,病人随叫随到,上级医生的指示随时执行;当了住院医生,三四天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无论节假,下了夜班也不能休息,要听完上级医生查房;当了主治医、主任,责任更重,回到家里还在担心病房里的病人,节假日也不敢放松。行医三十多年,我只休过一回长假,是产假;直到不当科主任,也敢出国探亲两周。现在退休了,轻松许多,可以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了。别人选择价格合适的行程,我要选择时间合适的,躲开出诊的周四。这就是医生,是每个医生的生活,是医生神圣的职责! 只要是一位有责任的合格医生,一生都会这样度过。

  身患小恙几天,今天好多了,又有些闲不住了,在博客中写上几笔这几天的感受,不知网上的医生是否有同感?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