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次亚太地区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推荐意见第2条再次强调:有病毒复制但ALT持续正常或低水平升高的患者,除非有进展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暂不建议治疗,但要对他们的病情进展和肝癌的发生进行密切监测。这一条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全球所有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共识。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发现,氨基转移酶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抗病毒疗效较差。这是因为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在幼年期感染的。小时候,机体的免疫系统还不能“认识”病毒,所以长期与病毒“和平共处”,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此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向乙肝病毒“出击”时,体内免疫系统的“积极性”没有发动起来,不仅不能控制“敌人”,还容易“暴露”我们的“武器”,使病毒“想”出对付药物的办法,即发生病毒变异,产生耐药,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而这部分感染者肝脏病变也不太明显,可以暂时不治疗。

  但是,有些患者尽管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却在肝脏内悄悄地进行破坏行动,导致肝脏的纤维化逐渐加重,甚至形成肝硬化。因此,对这部分患者应进行密切的监测,经常进行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波的检查,发现变化,及时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