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我国多地发生水灾,尤其是北京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7.21洪涝灾害,损失惨重。灾后,人们不仅面临生产自救、生活恢复等重要工作,还在注意预防传染病,保持身体健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国洪涝灾害后传染病流行的情况,让事实告诉大家,灾后应注意预防哪些传染病。今天我先说说灾后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

  水灾后,污水、粪便、垃圾遍地,造成环境污染;排水道堵塞,污水流溢,容易污染水源;蚊、蝇密度很快增高,再加上人和动物尸体腐烂,大量的病菌繁殖;灾民流动性增加,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常常导致消化道传染病流行。肠道感染常常是灾后发生率最高的疾病[1]

  1997年非洲暴雨水灾后发生了霍乱的暴发流行,发病数占全世界报告病例数的80%,病死率大于20%[2]。1988 年5 月,孟加拉国水灾后发生大规模霍乱流行,一周内登记霍乱病人12194例,死亡51例[3]。我国灾后也常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1931年长江洪水泛滥,我国先后有9省流行霍乱,发病10万余例,死亡3万余人[2]。解放后,我国霍乱的流行得到明显控制,但其他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在水灾后也时有发生。1991年,安徽发生水灾,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比前一年上升了44.5%,肠道传染病的死亡率也升高了34.78%[4]。1996年,河北省太行山迎风坡地域连降暴雨,导致水灾。灾后腹泻病例明显增加,防疫部门对当地80个自然村中7908名村民进行腹泻病的调查,发现灾后1个月内有939人发生腹泻,患病率达11. 87%[3]。1994年7月广西发生水灾,忻城县大塘镇三家村屯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全村37.9%的人患病,所有家庭都有病例发生,有3例患者为中毒型菌痢,病情严重[5]。1991年,浙江省嘉善县发生水灾,灾后发生伤寒流行,报告伤寒病例451例[6]

  洪涝灾害还可以导致戊型肝炎的流行。1978年11月初,印度克什米尔山谷巴拉穆拉地区的一条小河因降暴雨被戊型肝炎病毒污染,当地饮用这条小河水的居民中275人发生戊型肝炎。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水灾引起水源污染,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暴发,持续流行20个月,波及3个地州23个城镇,发病人数达12万多,死亡近千人。水灾后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1998年吉林省闹水灾,防疫人员发现,灾区学生血清中甲型肝炎抗体的阳性率是非灾区的4倍[7]。同年,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江苏、江西、湖北、安徽、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7个省甲型肝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也发现灾区甲型肝炎抗体的阳性率为51.27%,明显高于非灾区的42.21%,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说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会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8]

  因此,灾后应特别注意预防“病从口入”的传染病。水灾过后要特别注意保护水源,对饮水进行消毒,饮用煮开后的水,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餐具用后及时清洗干净,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食物要烧熟煮透,食物要生熟分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注意防蝇、灭蟑,不乱丢垃圾,搞好环境卫生。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留取大便检测细菌,并进行适当的隔离治疗,以免疾病传播。腹泻的流行季节可以多吃大蒜,或用马齿苋煮水饮,预防腹泻发生。

 

 

References

 

[1]       包金凤, 杨文慧, 康殿财. 水灾期间灾民疾病状况调查. 疾病监测. 2000. (10): 384-385.

[2]       陈伟. 洪涝灾害与传染病流行.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8): 7-8.

[3]       陈素良, 朱会宾. 洪涝灾害对灾民腹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8. 15(4): 166-168.

[4]       俞凤, 孙玉东. 从安徽省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谈水灾与传染病.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4. 67.

[5]       蓝忠勤, 莫学蔼. 一起洪水后暴发性细菌性痢疾的调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5,17(B06).-72-72.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5,17(B06).-72-72(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5,17(B06).-72-72):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5,17(B06).-72-72.

[6]       黄阿明, 曹纳新. 洪涝重灾区伤寒流行因素干预对策研究.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0. 6(3): 48-49.

[7]       李守邦, 吴燕平, 于颖. 1998年吉林省水灾地区甲肝流行状况的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1999. (02): 43.

[8]       曹惠霖, 武桂珍. 1998年水灾后受灾地区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计划免疫. 1999. 5(5): 279-282.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