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乙肝病毒的直径才42纳米大小(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却包含着“五脏六腑”,划分出好几个“区”(部位):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见图21),真是“病毒虽小,五脏俱全”呀!
前C区和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是决定如何“编写”e抗原“程序”的关键部位。当机体免疫系统奋力向病毒发出攻击时,或在强有力的药物抑制下,乙肝病毒就有可能“屈服”,e抗原受到抑制,血清中乙肝五项指标的“大三阳”就转变成了“小三阳”。但病毒有时并不“甘心”失败,它们会想办法“乔装打扮”一翻,不去制造e抗原或少产生一点e抗原,使自己看起来还是“小三阳”的样子,但照样能产生病毒基因——DNA,成为一种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就是我们常说的前C区/C区启动子变异(简称:前C区变异),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的第四期——乙型肝炎再活动期。这种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这些患者常有肝功能异常,病情比较迁延,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
前S/S区是决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程序”编写的部位,它也可能出现变异,生产出没穿“外衣“的乙肝病毒——前S/S区变异(简称S区变异)。这种病毒使感染者血清内查不出HBsAg,但仍有小量病毒DNA复制,抗HBc阳性,这就是我国的《乙肝指南》中所说的“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但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前C区和前S/S区变异是病毒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抑制,继续在人体内生存所耍的“花招”。
对于抗病毒药物来说,最重要的是P区的变异。P区是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所在地,近年来陆续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对HBV的治疗压力(作用位点)集中在P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药物都是通过抑制这种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目的的。因此,长期使用一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病毒P区的相应部位就会发生耐药性突变,变异后的HBV就对这种药物产生了耐药。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