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深圳康泰公司乙肝疫苗致婴儿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天,我接到光明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记者问:为什么我国要求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呢?

回答:不只是我国,全球都要求所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

记者问:你能详细就这个问题说一说吗?

回答: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流行的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截至到2008年底,全球193个国家中,已有177个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了儿童常规免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从3.5亿减少至2.4亿;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也从100万减少到了60[2]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曾发布一篇《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场文件)[1]。这个文件中专门指出[1]:“如未能在婴儿出生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就会升高。一项研究显示,HBsAg阳性产妇所生婴儿,如在出生7天后才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其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要显著高于出生13天接种疫苗者(比数比:8.6)。”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国家,1992年以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9.75%,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现在的父母几乎都是1992年以前出生的。如果这些父母分散在不同的家庭,再加上爷爷奶奶,我国儿童出生后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几率超过2/10。如果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是很高的。普及接种乙肝疫苗后,2006年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到7.18%10岁以下的儿童感染率下降最明显,其感染率已从1992年前的9%11%下降到2006年的1%3%[3, 4]。据估算,1992年以来我国儿童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HBsAg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5岁儿童HBsAg携带率<2%的目标,也实现了我国《2006-2010年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提出的<5岁儿童HBsAg携带率<1%的目标。所以,强化乙肝疫苗接种计划,所有儿童都要接种乙肝疫苗,才有可能使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进一步下降,使我国成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低流行地区(HBsAg阳性率<2%),最终消灭乙型肝炎。所以,我国政府把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都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如此,我国政府从2009年起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对1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没有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儿童开展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以进一步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保护更多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

记者问:现在社会上总流传着一些疫苗接种后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对这次乙肝疫苗造成婴儿死亡事件你是怎么看的?

回答:最近,我也不断收到乙肝妈妈的来信,对乙肝疫苗的安全性非常担心。其实,乙肝疫苗是很安全的。你不信可以查查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CNKI文献数据库,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少,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医院专门收治乙肝妈妈生育,每个月近200个妈妈在我院生出宝宝,所以宝宝都接种乙肝疫苗,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致婴儿死亡事件。这次乙肝疫苗导致婴儿死亡事件那么集中,而且所用疫苗都来自同一厂家,肯定是疫苗质量问题。使用其他国产厂家的疫苗仍然是安全的,大家不用担心,可放心使用。不过,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确实与疫苗质量有关,国家应该对疫苗生产厂家严格管理,把好疫苗的质量关,保证我们的宝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References

 

[1]       WHO. Hepatitis B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2009. 40: 405-420.

[2]       WHO. Hepatitis 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204 dex. (Revised July 2012). WHO Web site.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index.html.

[3]       2006年~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6. 13(8): 1-4.

[4]       梁晓峰.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0. 26(6): 561-564.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