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收到一封病人的来信。他服用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了,肝功能恢复正常,血中的HBV DNA也检测不到了。他非常高兴,来信问我:“我已经达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在可以减量了吧?”我立即回信告诉他:抗病毒药物达到疗效后造成不能减量,一定要坚持服用,甚至不能随便漏服药物。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药物在达到一定疗效后,应该逐渐减量。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疾病时,使用的剂量往往较大,达到疗效后,则逐渐减少剂量,最终逐渐停药,以免长期使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则不同。
目前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不能清除病毒。服药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毒并没有被清除,只要停药,病毒就会重新复制。因此,病人必须坚持每天服药,长期治疗,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可以抑制病毒的有效浓度之上,才能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目的。在达到肝功能正常和病毒抑制的疗效后,如果患者减少了药物剂量,或者经常漏服药物,血中的药物浓度就会降低。血中的病毒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抗病毒,不仅会重新复制起来,而且还会慢慢地发生变异,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像来信的那位患者那样,服用恩替卡韦达到了肝功能正常和病毒复制停止的疗效后,一定要坚持原剂量按时服药,不能随便减量或漏服药物,才能达到持久地抑制病毒的目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