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蔓延。截止到822日,非洲埃博拉疫情已经导致至少2615人患病,1427人死亡。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一数据被远远低估。看来,埃博拉疫情还在蔓延,不会那么轻易停止。几年前,我在关注马尔堡病毒时,就曾买过两本描写埃博拉的纪实小说。一本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理查德·普莱斯顿写的《高危地带》,另一本是亲自到苏丹为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过治疗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约瑟夫·麦科明克写的《第四级病毒》。最近,我把这两本书找了出来重温。

理查德·普莱斯顿写的《高危地带》一书是2005年出版的。书中对埃博拉病毒的描写非常深刻,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内容。

我们并非真正知道埃博拉病毒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不知道它将来会做什么。埃博拉是不可预测的。

……

埃博拉病毒似乎专门瞄准免疫系统进行攻击。在这一点上它们类似于艾滋病病毒,后者也毁坏免疫系统,但与艾滋病袭击不同的是,埃博拉病毒的袭击是爆炸性的。当埃博拉病毒席卷你的身体时,你的免疫系统失灵了,你的免疫系统似乎失去了对病毒袭击反应的能力。你的身体变得像一座被围攻的城市,所有的城门都被打开,而怀有敌意的军队涌进来,在公共广场上安营扎寨,放火焚烧一切。从这一时刻开始,埃博拉病毒进入你的血液,战争已经失败,你几乎死定了。你不能用击退感冒的方式击退埃博拉病毒。艾滋病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事业,埃博拉病毒用十天就完成了。

……

“然而我们不清楚这种病毒能否通过空气中悬浮的小液滴进行传播,就像流感一样。假如埃博拉病毒能轻易地通过空气传播,这个世界如今又是另一副光景了。”“那么会怎样?”“我们人类的数量将会少很多。假如这种病毒含有较多的与呼吸有关的成分,那么要想牵制它们将会是极其困难的。……”

……

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它不能靠自己生存。它只能在细胞里进行自我复制,而完成这一工作它需要利用细胞的原料和系统。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携带有病毒。即使是真菌和细菌内也栖息了病毒,有时还会被它们毁灭。这就是说,病害也有它们自己的病害。病毒在细胞内不断复制自身,直到最后细胞里塞满病毒并发生破裂,接下来病毒会从摧毁的细胞里溢出。或者病毒也能穿过细胞壁萌芽,就像水滴从水龙头中滴出来——滴出,滴出,滴出,滴出,复制,复制,复制,复制——这就是艾滋病病毒作用的方式。水龙头一直开着,直到细胞被挥霍,耗尽,然后摧毁。如果足够多的细胞被毁灭掉,宿主就会死亡。病毒并不希望杀死它的宿主。那不是病毒的最大利益,因为接着病毒也会死,除非它可以足够快地从这个临死的宿主跳跃到另一个宿主身上。

埃博拉病毒内部的遗传密码是一条RNA单链。这类分子被认为是最古老和最粗糙的生物编码机制。大约四十五亿年前,形成于地球诞生后不久的原始海洋可能包含相当多的基于RNA的微观生命形态。这暗示了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其年龄可能与地球自身的年龄相接近。暗示埃博拉病毒极其古老的另一个线索是,它能够像是处于看起来既不怎么活也不怎么死的状态。

病毒繁殖时,它们或许看起来是活的,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们却显然是死的,它们只不过是一部机器,固然很敏锐,但却是严格机械化的,比手持式风钻多不了什么生机。病毒是分子级的鲨鱼,是没有思想的动机。简洁,冷酷,合理,极度自私,病毒致力于复制自身——有时它能够以辐射的速度来进行复制。第一要务就是复制。

……

艾滋病、埃博拉病毒以及许多其他的热带雨林微生物的突然出现,看来是毁坏热带生物圈的自然后果。新兴的病毒正从地球上生态被破坏的地区浮出水面。它们中有许多来自热带雨林的破碎的边缘,另一些来自正迅速被人类殖民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热带雨林是这颗星球上生命的贮库,而且深不可测,包含着世界上绝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物种。热带雨林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病毒贮库,因为所有的生物都携带着病毒。当病毒从原来的生物系统中游离出来后,它们趋向于波浪式地在人类中传播,仿佛是来自衰亡生物的回声。

……

人类急剧泛滥,混凝土遍布星球、扫荡生物,欧洲、日本和美国的膨胀,城市中拥挤着不断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殖民地扩张着,蔓延着,威胁震撼着生物圈,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生物灭绝。……可以说,地球的免疫系统已经识别了人类的存在,并且正开始踢开人类。大自然正试图使自己摆脱人类寄生者的感染。或许,艾滋病就是自然界清除行动的第一步吧!

……

我猜想艾滋病可能不是大自然的卓越力量的显示。人类是否能够真正地维持五十亿人口或者更多,而且不因高危病毒而招致崩溃,这仍然是个未决的问题。没有答案。答案隐藏在错综复杂的热带生态系统之中。艾滋病是热带雨林的报复。它仅仅揭开了报复的序幕。

理查德·普莱斯顿在书的最后一句话我印象极为深刻。他说,埃博拉病毒虽然退隐山林,“它还会回来的。”真的,就在今年,埃博拉病毒又回来了,而且大闹非洲。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