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是清除丙肝病毒,阻止肝病进展,减少丙型肝炎的继续传播。目前一些新的抗丙肝病毒药物尚未在我国上市。因此,我国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方法仍然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最近,有患者来信说:医生说他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12周效果差,估计不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建议他停止干扰素治疗,等待新药上市。信中患者不明白医生所说的“持续病毒学应答”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让他停药?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医生是如何判定和评估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的。

评价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是HCV RNAHCV RNA下降至检测值下限为“病毒学完全应答(简称:完全应答)。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后HCV RNA迅速下降,在治疗4周时即达到“完全应答”,即为“病毒学快速应答(简称:快速应答);在治疗12周时达到“完全应答”者,则为“早期病毒学应答(简称:早期应答);若在治疗12周后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2 log10,但仍可检出,称为“病毒学部分应答(简称:部分应答);而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2 log10者,称为“病毒学无应答(简称:无应答)。达到“完全应答”的患者继续治疗1224HCV RNA持续检测不出者可以停药。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若仍保持“完全应答”者则被称为“持续病毒学应答(9-2)。医生们根据“持续病毒学应答”的英文“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将常其缩写成“SVR”。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者则被认为丙肝病毒清除,疾病治愈。

 

.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评估

在临床观察中医生发现,单用干扰素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只有19%,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大约为33.9%,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大约为46.5%[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有条件的丙肝病毒感染者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1]

用这样的评估标准评估疗效有助于预测疗效和决定的疗程。快速应答者治疗后大多可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最好效果,且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干扰素+利巴韦林的疗程缩短至24周;而治疗12周后仅达到“部分应答”的患者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比率较低,适当延长疗程至72周可能提高干扰素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治疗12周仍无应答的患者即使继续治疗,估计也很难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的疗效,应中止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治疗,改用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References

 

[1]       WHO. Guidelines for the screening, care and treatment of persons with hepatitis c infection. 2014-4-9. http://www.who.int/hiv/pub/hepatitis/hepatitis-c-guidelines/en/.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