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干扰素注射方法是皮下注射(即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皮下组织层),而不是肌肉注射。普通干扰素有一个缺点,就是代谢得非常快,吸收后在体内的半衰期仅4个小时。而它的副作用又使其不能像抗菌药物那样频繁注射。这样就影响了干扰素的疗效。为了延长干扰素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医生们想了一下办法,就是把肌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经科学家研究证实,干扰素吸收和利用率,皮下注射大于肌肉注射。因为肌肉中的血管丰富,吸收较快,代谢也较快;而皮下的血管较少,吸收较慢,代谢的速度也慢了,干扰素的利用更充分。因此,干扰素皮下注射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优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的部位可选择:上臂部、腹部、臀部及大腿外侧的皮下组织。我从国外网站找到一张图,翻译并修改出来大家看一看可能更加清楚了。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