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韩国1位旅游者5月初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感染了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回国后,5月11日出现症状,5月15日住院,导致韩国MERS暴发,截止到6月9日已确诊95例。所有病例均为医院感染,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疾病容易在医院内流行?到医院看病安全吗?如何预防医院感染?

  为什么MERS容易在医院内传播?

  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MERS病毒有明显的变异,成为能够在人类持续流行的病毒,但是近年来其感染人的能力逐渐增强,聚集性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大多数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医院。据WHO报道,2014年4月至5月发生MERS病例中由病人传播二代感染病例明显增加,且60%以上发生在医疗机构,25%~30%的感染者是医务人员[1, 2]。

  MERS病毒在医院内传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医院环境造成的。MERS病毒本属于在动物中流行的病毒,因此不容易在健康人群中发生流行。而医院中大多数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或有严重原发疾病的患者;医院的住院患者居住空间较小,再加上探视的家属,人员相对密集;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密切,且一名医务人员常常需要与多名患者发生接触,不仅容易被感染,也容易成为传播MERS病毒的媒介。因此,MERS更容易在医院内发生传播。

  韩国医院MERS暴发使我们想起了我国2003年的SARS。在2003年我国SARS暴发流行期间,医院成了重要的传播场所,22.3%的感染者是医务人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4月5日接诊第一名非典患者后,不到20天,全院共93名医护人员被感染,整座医院被隔离。

  医院感染不仅只有SARS和MERS

  医院感染不仅只有SARS和MERS。在非洲1976年的埃博拉出血热暴发,249例患者中有80多人因在医院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被感染。2008年,土耳其3个月内发生两起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其中一起发生在一家国营医院,24小时内13名新生儿因医院感染死亡。美国对2002-2007年间实验室确诊的246例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48%的患者在医院中被感染[3]。

  我国近年来医院感染的事件也不断被曝光。2005年安徽宿州市立医院眼科因手术设备消毒不严,造成1天10例患者眼部感染,9例被摘除眼球;2009年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因暖箱消毒不严格造成至少6例新生儿阴沟杆菌感染,5例死亡;2009年12月,安徽霍山县医院透析室50多例患者中发现了30例丙型肝炎,有19人被确定为透析期间感染;2011年西安某医院ICU病房因护理人员不注意手的卫生,造成10例患者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980-2009年30年间仅国内公开报道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就高达352起,感染人数7656人,病死341人[4]。

  WHO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全球医院感染患者人数达1400多万[5]。东地中海、东南亚、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率分别是11.8%、10.0%、7.7%和9.0%。在美国,每年估计有200万例病人发生医院感染,造成9万例病人死亡。在英国,每年至少有10万例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导致5000例病人死亡。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更高,估计达10%~15%,有些地区可能高达20%。

  韩国MERS再次敲响医院感染防控的警钟

  医院感染的防控像一座大坝,保护着患者的安危,保护着医院的正常运行,保护着医疗行业的声誉。但大坝的日常管理、监测和维护丝毫不可疏忽。一丝小漏,可能引起一处决口;一处决口,可能导致山洪泛滥。

  医院感染的防控制度规定,医务人员在治疗和照顾病人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保护病人、保护自己、保护环境,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和感染高危人群要注意的隔离。最需要隔离的患者包括:①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有发热、腹泻或皮疹表现的患者,③已知传染病或有病原携带的患者。韩国MERS暴发流行就像我国2003年SARS流行一样暴露出医院感染防控的漏洞,导致疾病在医院内迅速传播。

  医院感染的防控需要医务人员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医护人员手常常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在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出有关医务人员洗手的5个时刻的海报,要求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无菌操作前洗手、体液暴露后洗手、接触病人后洗手、接触病人的周围环境后洗手,保持手的清洁,减少医院感染[6]。又如:医生的听诊器如何挂放、隔离衣如何穿脱、医疗垃圾如何处理等。这些消毒隔离制度需要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因此,在过去我们每个病房都设有一位护士作为“消毒隔离监查员”,一旦发现医务人员人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情况,及时提醒更正,逐渐使医务人员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而现在,病房里已经没有了“消毒隔离监查员”,许多医务人员只图工作效率,而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淡漠,消毒隔离制度如同虚设。

  韩国MERS在医院中暴发再次敲响医院感染防控的警钟,提醒我们要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希望“消毒隔离监查员”回归病房。否则,MERS有可能成为又一次SARS流行的悲剧。

  原文标题:韩国医院MERS暴发再次敲响医院感染防控的警钟

  References

  [1]    WHO.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summary and literature update–as of 11 June 2014. 2014-6-11. http://www.who.int/csr/disease/coronavirus_infections/archive_updates/en/.

  [2]    WHO.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summary and literature update–as of 9 May 2014. 2014-5-9. http://www.who.int/csr/disease/coronavirus_infections/archive_updates/en/.

  [3]    Sukhrie FH, Beersma MF, Wong A, et al. Using molecular epidemiology to trace transmission of nosocomial norovirus infection. J Clin Microbiol. 2011. 49(2): 602-6.

  [4]    陈萍, 刘丁. 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与对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09(6): 387-392,399.

  [5]    申正义. 全球医院感染控制概况. 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 ,2006. 101-107.

  [6]    WHO. Five Moments for Hand Hygiene. 2009, May. http://who.int/gpsc/tools/Five_moments/en/.

  [7]    Breban R, Riou J, Fontanet A. Interhuman transmissibility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estimation of pandemic risk. Lancet. 2013. 382(9893): 694-9.

  [8]    Cauchemez S, Fraser C, Van Kerkhove MD, et al.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quantification of the extent of the epidemic, surveillance biases, and transmissibility. Lancet Infect Dis. 2014. 14(1): 50-6.

  [9]    Riley S, Fraser C, Donnelly CA, et al. 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the etiological agent of SARS in Hong Kong: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Science. 2003. 300(5627): 1961-6.

  [10]    Lipsitch M, Cohen T, Cooper B, et al. Transmission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cience. 2003. 300(5627): 1966-70.

  [11]    韩晓娜, 李承毅, 曹务春. SARS流行病学传播动力模型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2006.

  [12]    Wang W, Ruan S. Simulating the SARS outbreak in Beijing with limited data. J Theor Biol. 2004. 227(3): 369-79.

话题:



0

推荐

蔡晧东

蔡晧东

986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参加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等多项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