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高危感染者献血才能防止“窗口期”疾病传播

最近,福州一位5岁女孩因输“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得了艾滋病的消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防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呢?
安全献血是杜绝“窗口期”疾病传播的关键。安全献血就是在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都安全的情况下献血。因此,在献血前不仅要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的筛查,还要征询献血者健康状况,签发《献血者知情同意书》。我国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1]中明确规定:具有易感染经血传播...
最近,福州一位5岁女孩因输“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得了艾滋病的消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防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呢?
安全献血是杜绝“窗口期”疾病传播的关键。安全献血就是在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都安全的情况下献血。因此,在献血前不仅要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的筛查,还要征询献血者健康状况,签发《献血者知情同意书》。我国2012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1]中明确规定:具有易感染经血传播...
最近,福州一位5岁女孩因输“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得了艾滋病的消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种“窗口期”感染的风险有多高呢?
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属于经血传播的疾病。但经过对献血者的严密筛查,因输血或血制品造成的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几乎见不到了。但是,如果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者在感染的“窗口期”去献血,由于目前的检测方法还不能从“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到感染病毒...
最近,福州一位5岁女孩因输“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得了艾滋病的消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呢?“窗口期”和潜伏期一样吗?
诊断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检测艾滋病抗体。但是,在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能够从血液中检测到抗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医生称为艾滋病的“窗口期”。艾滋病的“窗口期”以前是3个月。随着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提高,艾滋病“窗口期”的时间逐渐缩短。近年来,世界卫...
今天我收到一位丙型肝炎患者的来信,问我丙肝病毒感染者吃什么好?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饮食和正常人群一样,没有特殊要求。但在更加注意营养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奶制品和谷类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含有过多脂肪的食物。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医生发现肥胖患者及并发脂肪肝的患者的疗效较差。因此,患者应注意把自己的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体重指...
夏天,我淹了一罐糖蒜。冬天,糖蒜吃完了,淹糖蒜的糖醋汁舍不得倒掉。于是突发奇想,把白萝卜放到糖蒜汁里淹,没想到做出了一道非常清淡可口的小菜——糖蒜萝卜片,受到全家人的好评。现在我把这种“糖蒜萝卜片”的做法写出来,大家可以试一试。
白萝卜洗净,表皮晾干;切成薄片,放在碗中,加入少量盐淹2-3个小时。挤掉淹出的水分,把白萝卜片放入淹糖蒜的糖醋汁中。淹制两天后,酸甜可口的“糖蒜萝卜片”就做好了。
淹糖蒜用的...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合并2型糖尿病。美国的一项多中心9千多人的调查显示,丙型肝炎患者发生...
最近,广东省1例重症肺炎患者被确诊为人感染H5N6亚型禽流感病例,也是我国确诊的第二例人感染H5N6亚型禽流感病例。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公众的注意。那么,有关H5N6禽流感病毒流行的情况如何?
以往,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曾以低致病状态在美国、德国、瑞典的禽类动物中流行。
2013年12月,我国江苏省一个活禽市场在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中发现了首次在我国出现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2014年3月,广东省从一只鸭子中再次分离到这种H5N6亚型...
最近,有一位丙肝病毒感染者得了肾炎。医生说:他的肾炎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他非常奇怪,来信问我:丙肝病毒不就是引起慢性肝炎吗?怎么还会引起我的肾脏发炎呢?
丙肝病毒不仅具有嗜肝性,爱往肝细胞里钻,导致肝脏病变;而且还有嗜淋巴性,常常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导致许多肝外器官疾病。大约有39%~74%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存在至少一种与丙肝病毒相关的肝外系统损害[1, 2]。国外的一位专家根据这些疾病与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把它...
今天有一位乙肝妈妈告诉我,医生推荐她在妊娠28周后服用替比夫定,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她非常纠结,不知道她吃药好还是不吃药好。
乙肝妈妈在决定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母婴阻断之前,确实有很多纠结。那么,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做出选择或不选择妊娠后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加强母婴阻断呢?
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免疫耐受期)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该检测HBV DNA,HBV DNA水平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及母婴阻断失败有关。根据以往的研究,HBV ...
昨天谈了乙肝妈妈所生宝宝的抗体问题,本以为这个话题基本结束了,但乙肝妈妈还是一个劲儿地来信,提出新的问题:“用不用把第3针乙肝疫苗提前接种?为什么第2针疫苗和第3针疫苗间还要间隔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应何时检测抗体?用不用每个月检查一次?”“我们的孩子已经打完3针疫苗,产生了抗体。用不用每年检查?检查到几岁?”为此,我今天再补充一些内容。
关于第3针疫苗能不能提前接种的问题我在以前的博客(乙肝疫苗...
前面一直在说成人的乙肝抗体。乙肝妈妈们急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邮箱里发加急邮件:那我们的孩子呢?孩子出生后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需要半年的时间。在半年的时间里,用不用监测抗体?抗体如果太低,会不会被病毒感染?抗体低了能不能喂奶?用不用再多打几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不用早些加强疫苗?……哇!邮箱里突然冒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好像我不关心下一代一样。那好,我今天就说说孩子的乙肝抗体问题。
在《乙肝抗体去哪儿了(1)?...
两天没谈这个话题,今天我们继续谈。昨天,我收到一封网民的来信。他告诉我:他的母亲在检查身体时发现乙肝五项中的第五项(即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余都阴性。后来,他又为母亲检测了乙肝病毒DNA,也是阴性。医生说他母亲感染过乙肝病毒。他问我:“既然感染过乙肝病毒,那为什么没有乙肝表面抗体?抗体去哪儿了?用不用打乙肝疫苗?如果不打疫苗,以后会不会被乙肝病毒感染?”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是乙肝...
在门诊,有许多病人曾经问我:“抗体为什么会消失?是不是被乙肝病毒消耗了?怎样才能保持住体内的乙肝抗体水平?要不要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次,一位乙肝男孩带着她的媳妇来找我咨询。他问我:“我妻子小时候打过疫苗,好多年了。结婚时检查她有抗体,但抗体不高。我怕她被感染,结婚两年后我再次带她检查,结果抗体上升到大于1000 mIU/ml。没有加强疫苗注射,抗体为什么自己升高了...
昨天说到乙肝疫苗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也会降低,甚至消失。许多朋友就着急了,发邮储问我:“那怎么办呢?我老公有乙肝,我需要多长时间查一次乙肝抗体呢?”
宝贝,别急!免疫系统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傻!别看乙肝抗体在血液中消失了,但免疫系统把乙肝抗体的“密码”“藏”到的免疫记忆细胞中了。要让免疫系统“记住”乙肝抗体的“密码”,需要多次刺激。接种第1针疫苗,机体产生了一些抗体,但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抗原的记...
最近常有人问我有关乙肝抗体的问题。
乙肝妈妈问:“我的孩子出生后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也接种了完疫苗,出生1个月时检查,抗体的量有二百多,现在孩子三个月了,抗体下降到八十多,是不是母乳里的病毒把抗体消耗了?我还能不能继续喂奶?”
乙肝丈夫问:“我的妻子结婚后接种了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抗体>1000 mIU/ml。3年后一检查抗体只有一百多了。用不用加强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爸爸问:“我的儿子出生后接种了三针乙肝...
有媒体称:“随着感染者人数的逐年增加,病人的发现率也在不断提高,从2007。”
”这样的词?“有望”是希望的意思。难产艾滋病感染者增多是媒体的希望吗?还有,这种发现率的分母是哪些人群?我想可能是那些有高危行为的检测者。可一算好像也不对。该报道说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主动提供检测艾滋病毒抗体者达257万人次,如果这一人群中占了六成,北京市新发现的艾滋病应高达154万人,可前两天媒体报道,北京市今年新增艾滋...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客,题目是《为什么说糖尿病和脂肪肝是亲兄弟?》(http://ditancaihaodong.blog.sohu.com/306696371.html)。今天,我收到一位记者的来信,问我: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如何预防血糖升高?为了不让这俩兄弟威胁我们的健康,作为健康人群,要在生活中注意哪些方面?
记得我曾经在那篇博客中写道: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生环境是一样,都是吃得太多、肥胖和运动不足。因此要谈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预防...
今天收到一位网民的来信,说自己的妻子最近发现肝功能异常,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的诊断只有三个字:“自免肝”。他不明白这个“自免肝”是个什么病?有没有传染性?
“自免肝”就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简称。就像“乙型肝炎”被医生们简称为“乙肝”,“丙型肝炎”被医生们简称为“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慢性肝炎的一个重要类型,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己的肝细胞发动“内战”引起的。
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免疫...